
(1).盡情娛樂。 漢 枚乘 《梁王兔園賦》:“遊觀西園,從容安步。鬭鷄走兔,俯仰釣射。煎熬炰炙,極樂到暮。” 晉 成公綏 《嘯賦》:“揔八音之至和,固極樂而無荒。”
(2).非常快樂。 漢 班固 《西都賦》:“方舟并騖,俛仰極樂。” 明 袁宏道 《緻王瀛橋》:“病是苦事;以病去官,是極樂事。” 冰心 《寄小讀者》十二:“我死心塌地的肯定了我們居住的世界是極樂的。”
(3).指極樂世界。 唐 李紳 《題法華寺》詩:“極樂知無礙,分明應有緣,還将意功德,留偈法王前。” 明 袁宏道 《西方合論·第一刹土門》:“次同居浄土者,如極樂中有衆生, 妙喜國 中有 鐵圍 、男女之類。”
(4).借指佛經。 明 袁宏道 《夷陵羅子華墓石銘》:“暮年皈心蓮邦,課誦至忘寝食。既病不服藥,唯誦極樂如常。”
“極樂”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面含義
二、佛教術語(核心義項) 特指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出自《佛說阿彌陀經》。該世界位于西方十萬億佛土外,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其形成源于阿彌陀佛修行時發四十八大願所感召的清淨佛國,是淨土宗核心信仰。
三、文學引申
▲需注意:佛教釋義為最權威用法,其他含義多屬文學化表達。當代語境中,“極樂世界”常被泛化用于形容完美境地,但其宗教内涵仍占據主導地位。
「極樂」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極度快樂、極緻幸福的境界。
「極樂」這個詞由「木」和「樂」兩個部首組成。
「木」是四筆畫的部首,表示與木材相關的事物。
「樂」是七筆畫的部首,表示與娛樂、快樂相關的事物。
「極樂」一詞源自佛教,指的是極度快樂的天堂,即極樂世界。佛教認為,人們通過修行可以達到超脫塵世的境界,進入極樂世界獲得永恒的快樂。
「極樂」的繁體字為「極樂」。
在古代,「極樂」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可以參考不同曆史階段的字典和文獻資料。
1. 他修行多年,在禅院中達到了極樂的境地。
2. 此曲悠揚動人,讓人沉浸在極樂之中。
1. 愉快極樂
2. 快樂無極
3. 極*********
喜樂、歡愉、快慰、愉悅
痛苦、悲傷、憂郁、沮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