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裂滅的意思、裂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裂滅的解釋

草率;輕忽。語出《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處世須是耐煩,而居官尤甚……使憧憧往來,鹵莽裂滅之人,即讀書亦不能咀嚼意味,作事交友,必且有始無終, 孔子 所謂無恒之人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裂滅是漢語中一個書面語色彩較濃的動詞,其核心含義指徹底地分裂、破碎直至消亡或毀滅,強調毀滅的徹底性和不可挽回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徹底毀滅;完全消亡。 指事物(可以是具體物體、抽象事物或生命)遭受巨大破壞,分裂、破碎到無法複原或存在的狀态,最終完全消失或滅亡。它描述的是一種終極的、不可逆的破壞結果。例如:“強震之下,古老的建築瞬間裂滅。”
  2. 詞義側重與強度:

    • 相較于“毀滅”、“滅亡”等詞,“裂滅”更強調毀滅過程中伴隨的分裂、破碎的意象,以及最終結果的徹底性和完全性。其語義強度較高,常用于描述災難性、根本性的破壞或終結。
  3. 語體色彩:

    • 具有較濃厚的書面語色彩,多用于文學作品、曆史描述或較為嚴肅的語境中,日常口語中使用較少。
  4. 古籍用例參考:

    •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亦有使用,用以形容國家、政權或事物的徹底敗亡。例如《淮南子·覽冥訓》中描述上古神話時代:“四極廢,九州裂……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雖未直接使用“裂滅”一詞,但描繪的“裂”與“滅”的景象,正是該詞意境的體現。後世常用“裂滅”來形容此類徹底的崩壞與消亡。

引用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裂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分析:

  1. 基本含義
    根據《莊子·則陽》的經典引用,“裂滅”主要指草率、輕忽的行為态度,常用于描述治理或處事時的不謹慎。例如原文提到:“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強調為政者需避免粗疏和輕率。

  2. 引證與演變
    明代謝肇淛在《五雜俎·事部二》中進一步引申,将“裂滅”與“無恒之人”關聯,批評做事浮躁、有始無終的行為。這一用法延續了《莊子》中批判性色彩,多用于文學或議論性文本。

  3. 現代語境中的擴展
    部分資料(如)提到“裂滅”可表示“裂成碎片、完全毀滅”,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建議優先采用傳統釋義,若遇到具體文本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4. 使用建議

    • 在引用古典文獻或讨論傳統思想時,應使用“草率輕忽”的釋義。
    • 若現代作品中該詞指向物理性毀滅,需注意語境差異,并核實是否為作者創新用法。

提示:如需深入考證,推薦查閱《莊子》原典及《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以區分古今用法的演變。

别人正在浏覽...

哀啭鳌阙阿徇白衣道寶莊八陽經逋逆騁舟出風頭楚劇春設觸受錯盤島嶼疔瘡斷饨遁迹桑門革邪反正鈎闌瞽夫跪爐海徼撼撞豪麤弘敞呼呼恢隆誨示嬌貴蹐步雞坊幾幾記書沮力窭生開竅開帙麗正杪季迷悖靡盬袍帶丕基憑應三鬥醋三眼铳盛贊神魂舒戟思事所由台檄踏鳴襢衣天雄調峰無算爵詳貫宵旰焦勞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