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門捷列夫的意思、門捷列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門捷列夫的解釋

[Mendelyeev,Dmitry Ivanovich] (1834.2.8—1907.2.2) 俄國化學家,元素周期分類法的建立者。生于西伯利亞多波爾斯克一位中學校長家中,擅長數學、物理和地理學。1855 年取得教師資格,并獲金質獎章。1856 年獲化學高等學位。1864 年任技術專科學校化學教授。1869—1871年寫出《化學原理》,其間深入探索了元素性質間具有周期性的變化規律。20 年後人們證實用周期表闡明元素之間的嬗變過程非常有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門捷列夫(Ménjiélièfū)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通常指:

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19世紀俄國著名化學家。他是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創立者,通過系統歸納元素性質與原子量的關系,于1869年首次提出元素周期律,并據此預言了多種未知元素的存在及其性質,為現代化學發展奠定基礎。其科學貢獻被公認為化學史上的裡程碑。


權威來源補充說明:

  1. 元素周期律的提出

    門捷列夫在《化學原理》中首次将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按原子量遞增排列,發現元素性質呈周期性變化,并修正了部分元素的原子量。這一分類體系成為現代元素周期表的雛形(據《不列颠百科全書》記載)。

  2. 科學預言與驗證

    他預言的“類鋁”(镓, Ga)、“類硼”(钪, Sc)、“類矽”(鍺, Ge)等元素在其後20年内相繼被發現,性質高度吻合預測,證實了周期律的科學性(參考中國科學院《化學發展史》綜述)。

  3. 命名與中譯沿革

    “門捷列夫”為俄文“Менделе́ев”的音譯,漢語學界早期亦譯作“門得列耶夫”。現行标準譯名由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于20世紀50年代審定(見《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

  4. 學術地位與影響

    作為聖彼得堡科學院院士和英國皇家學會外國會員,門捷列夫的工作推動了原子結構理論和量子化學的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将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以紀念其周期表發表150周年(引自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公告)。


參考資料(非鍊接文本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門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是19世紀俄羅斯著名化學家,因創立元素周期表而聞名于世。以下是關于“門捷列夫”一詞的詳細解釋:

1.身份與生平

2.核心貢獻:元素周期表

3.其他成就與興趣

4.影響與評價

5.延伸含義

總結來看,“門捷列夫”主要指這位開創化學新紀元的科學家,其貢獻遠超單一學科,體現了科學探索的系統性與預見性。

别人正在浏覽...

材品吃得下吃生活楚妃吟跌子頂禮膜拜丁役二伯防汛匪躬傅着蓋澆飯古今圖書集成果霜害羣紅羊劫猴年馬月花光圜錢誨正昏熱胡子獎罰分明堿式鹽汲郡古文精粹驚魂失魄急飕飕酒盅絕迹隽資列大夫梨棗蠻畜弭佩泥金扇慊懼泣露清塘青曾秦诿楚諈氣盛逡循然犀融粲勃泌瑞士人三違沙棗深執始笄蘇裱土皇上推誠文階無暨物則閑放響鈔邪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