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誨正的意思、誨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誨正的解釋

教誨指正。 章炳麟 《與孫仲容書》:“前書闕失尚多,先生有所誨正,幸即見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誨正是漢語中的謙辭,指請求他人給予教誨和指正,多用于書信或文稿中表達對批評建議的虛心态度。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本義為教導、訓導。《說文解字》釋:“誨,曉教也。” 引申為開導規勸,如《論語·述而》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 本義為糾正、匡正。《古代漢語詞典》注:“正,使端正。” 在“誨正”中特指修正錯誤、提出批評意見。

二、詞義解析

誨正為并列式複合詞,強調“教誨”與“指正”的雙重含義:

三、文化内涵

該詞承載儒家“教學相長”思想:

四、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仍用于學術著作序言、論文緻謝等場景:

例:“拙作倉促成文,纰漏難免,懇請方家誨正。”


權威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3. 朱熹《朱子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 洪成玉《謙辭敬辭辭典》(商務印書館,2010年)

網絡擴展解釋

“誨正”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謙遜地請求他人對自己的作品或觀點給予指導、指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誨”(教導)和“正”(糾正)組合而成,意為「教誨指正」,常用于書信或文章中,表達對他人指導的敬意和謙虛态度。

  2. 字義解析

    • 誨:本義為教導、勸誡,如《論語》中“誨人不倦”。
    • 正:此處指糾正、修正,強調對錯誤或不足的指正。
  3. 使用場景
    多見于傳統書信或學術交流中,例如在文章末尾附上“請予誨正”,類似現代“請批評指正”的用法。章炳麟在《與孫仲容書》中便曾使用:“先生有所誨正,幸即見示”。

  4. 相關表達
    近義詞包括“指教”“斧正”等,但“誨正”更強調教導與糾正的雙重含義,書面語色彩更濃。

提示:該詞在現代口語中使用較少,常見于正式文書或古典文獻引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坳堂白彩敗境倍半睥睨一切布告不斬眼成壞畜眼殆盡诋忤都凡樊遲之問方詣凡幾吠狗負電改往修來亘隔寡廉鮮恥痯痯瑰器荷笠壞冶輝耀護肩枷棒重教無常師狙狯開始兩妃糲飯六國販駱駝鸾停鹄峙緑拗兒沐骨木榻穿嚬噈評理破日企逮豈遽清聽欺上壓下三大書三圍上溯折死識竅首尾共濟速便隨鄉入俗田園詩突貫土壤細流違亂紋身吳吟小人國脅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