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媒妁的意思、媒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媒妁的解釋

[matchmaker;go-between] 媒:指男方的媒人;妁:指女方的媒人。籠統地說,都可以泛指媒人

媒妁譽人,而莫之德也。——《淮出子·謬稱訓》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詳細解釋

(1).說合婚姻的人。媒,謂謀合二姓者;妁,謂斟酌二姓者。一說男方曰媒,女方曰妁。《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漢 班固 《白6*虎通·嫁娶》:“男不自專娶,女不自專嫁,必由父母須媒妁何?遠恥防淫泆也。”《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姐姐方才又道是‘二無媒妁之言’。我請教姐姐:到底怎麼是媒?怎麼是妁呀?我知道的是男家的媒人叫作媒,女家的媒人叫作妁。” 何其芳 《哀歌》:“鄉村的少女還是禁閉在閨閣裡,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謂起合成作用。 宋 楊萬裡 《飲酒》詩:“秫麯偶相逢,清泉媒妁之。”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上·甜酒灰酒》:“更憑石髓媒妁之,混融併作一家春。”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媒妁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媒妁”是漢語中表示婚姻中介的詞語,特指傳統社會中促成婚姻的中間人。其含義和背景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曆史作用與文化背景

  1. 禮制要求:
    傳統婚姻需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孟子·滕文公下》提及),無媒妁參與的婚姻被視為不合禮法。
  2. 倫理約束:
    媒妁是封建倫理的一部分,通過規範婚配防止“淫泆”(逾禮行為),維護社會秩序。
  3. 文獻記載:
    《詩經·衛風·氓》中“子無良媒”、《白虎通·嫁娶》中“必由父母須媒妁”等,均體現其重要性。

三、演變與别稱

四、現代意義

如今“媒妁”一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實際婚介功能逐漸被自由婚戀取代,但其文化符號仍保留在成語(如“媒妁之言”)和民俗研究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媒妁》的意思

《媒妁》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表示媒人、媒婆的意思。在婚姻和婚配方面,媒妁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幫助男女兩家商議婚事,促成婚姻,是曆史上非常重要的角色。

拆分部首和筆畫

《媒妁》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是婦(女)部,右邊的是爫(爪)部。它的總筆畫數目是13。

來源和繁體

《媒妁》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甫田之什·陟岵》一詩中。它是一個傳統的漢字,不具備繁體版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媒妁》這個詞在古代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寫法,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女”和“爪”的意象。

例句

1. 他們這場婚姻是媒妁之言,雙方未曾謀面。

2. 她信任媒妁的選擇,決定接受這次婚姻安排。

組詞

媒妁無忠貞、媒妁之言、媒妁之利、媒妁之言,等。

近義詞

媒人、媒介、牽線、媒婆。

反義詞

自由戀愛、單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