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國土分裂。 宋 陳亮 《上光宗皇帝鑒成箴》:“五閏失馭,僞主僭竊,綱常絲棼,宇縣瓜裂。” 元 虞集 《大龍翔集慶寺碑》:“臣聞 金陵 之虛,自 秦 時望氣者嘗言有天子氣……其後若 吳 、 晉 、 宋 、 齊 、 梁 、 陳 、 南唐 之君長據以為都會,然皆瓜裂之餘,僅克自保,不足以當王氣之盛。”
“瓜裂”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比喻國家領土的分裂,其核心含義為“國土分裂”。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與比喻義
“瓜裂”字面可理解為“像瓜被切開一樣分裂”,常用來形容國家疆域或政權的割裂狀态。例如,宋代陳亮在《上光宗皇帝鑒成箴》中描述五代十國時期的混亂時提到“宇縣瓜裂”,即用此詞暗喻國土四分五裂。
曆史文獻出處
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屬于曆史或文學語境中的古漢語詞彙,現代口語及書面語中已極少使用,常見于學術讨論或引用古籍時。
“瓜裂”通過具象的“瓜被切開”比喻國家分裂,具有鮮明的文學色彩。如需進一步驗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瓜裂》是一個成語,意為瓜果的皮肉裂開或破裂的狀态。比喻事物徹底損壞或分崩離析。
《瓜裂》由“瓜”和“裂”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瓜”部分是由部首“瓜”(丿)組成,屬于四畫字;“裂”部分是由部首“衣”(衤)和“列”(歹)組成,屬于六畫字。
《瓜裂》最早見于《淮南子·覽冥訓》:“瓜有瓜裂而桃有桃毀。”意指瓜果破裂如同桃毀。後來這個成語逐漸廣泛用于描述事物破裂分崩的狀态。
《瓜裂》的繁體字為「瓜裂」。
古代寫作《瓜裂》的時候,采用的是象形字的形式。具體寫法可能會根據時代和書法風格的不同而略有變化。
1. 這個水瓶已經破裂成了兩半,完全瓜裂了。
2. 經曆那場大地震,他的家庭瓜裂成了兩段。
3. 航空公司的大規模罷工使得該公司内部關系瓜裂。
瓜熟蒂落、瓜瓞綿綿、裂口笑、裂解
事業崩潰、分崩離析、解體
和睦、團結、統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