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的意思、梅蘭芳的詳細解釋
梅蘭芳的解釋
[Mei Lanfang] (1894—1961) 京劇表演藝術家。名瀾,字畹華,原籍江蘇泰州,生于北京。出身京劇世家,8歲學戲,11歲登台。在長期的舞台實踐中,對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各方面都不斷有所創造發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影響很大。論著編有《梅蘭芳文集》,常演劇目編有《梅蘭芳演出劇目選集》,另有自述傳記《舞台生活40年》
詞語分解
- 梅的解釋 梅 é 落葉喬木,品種很多,性耐寒,初春開花,有白、紅等顔色,分五瓣,香味很濃,果實球形,味酸:梅花。梅子。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蘭芳的解釋 蘭花的芳香。常用以比喻賢人。《楚辭·招魂》:“結撰至思,蘭芳假些。” 王逸 注:“蘭芳,以喻賢人。” 唐 李群玉 《自澧浦東遊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詩:“《巴歌》揜《白雪》,鮑肆埋蘭芳。”
專業解析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字畹華,藝名蘭芳,是中國近現代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位列京劇“四大名旦”之首。其名字與藝術成就已成為中國戲曲文化的重要象征。從漢語詞典釋義與文化内涵角度,可作如下闡釋:
一、 基本釋義(人物身份)
梅蘭芳指代一位具體的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他工旦行,尤以飾演雍容華貴的正旦(青衣)和活潑靈動的花旦角色聞名,是京劇“梅派”藝術的創始人。其藝術生涯跨越半個世紀,對京劇旦角表演藝術進行了全面革新與發展,影響深遠。
二、 引申釋義(藝術符號與文化象征)
- 京劇藝術的巅峰代表: 梅蘭芳的名字已成為中國京劇藝術最高成就的代名詞,象征着京劇表演的精緻、典雅與規範。他創造的“梅派”藝術體系,以其唱腔的圓潤清麗、念白的清晰傳神、身段的優美細膩、表演的含蓄深邃而著稱,代表了京劇旦角藝術的最高水準。
- 文化傳播的使者: 梅蘭芳是将中國戲曲藝術推向世界舞台的先驅。他曾多次率團赴日本、美國、蘇聯等國訪問演出,獲得了國際藝術界的高度贊譽(如美國波摩拿學院、南加州大學授予其榮譽文學博士學位),極大地提升了中國戲曲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他的名字也因此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交流的重要符號。
- 藝術革新精神的化身: 梅蘭芳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勇于創新。他編演了大量新劇目(如《天女散花》《洛神》《霸王别姬》《貴妃醉酒》等),對化妝、服飾、音樂伴奏等進行了改革,并創造了“梅派”特有的表演程式和唱腔風格。因此,“梅蘭芳”也代表着藝術領域銳意進取、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 權威來源參考
- 《辭海》(第七版): “梅蘭芳”詞條明确其為中國“京劇演員”,概述其籍貫、藝術貢獻、代表劇目及國際影響,是權威工具書對其身份與地位的标準定義。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
-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 詳細記載了梅蘭芳的生平、藝術成長曆程、代表劇目、藝術特色(唱腔、表演、革新)以及他對京劇發展、中外文化交流的巨大貢獻,具有極高的學術權威性。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 / 後續修訂版。
- 《京劇藝術詞典》: 作為專業戲曲工具書,其“梅蘭芳”詞條會着重解析其表演藝術特點、流派形成過程、代表劇目賞析及在京劇史上的地位,是理解其藝術内涵的專業依據。來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注:此為知名專業詞典,具體編纂者可能有多個版本,需核實最新權威版本)。
- 《梅蘭芳全集》(或權威傳記如《梅蘭芳傳》): 系統收錄其藝術論述、演出劇本、書信、年譜等第一手資料,或由權威學者撰寫的傳記,是研究其生平思想、藝術實踐和成就的最核心、最詳實的文獻來源。來源:如中國戲劇出版社等專業機構出版的權威版本。
在漢語詞典與文化語境中,“梅蘭芳”不僅是一個人名,更是一個承載着豐富文化内涵的專有名詞。它指代:
- 一位具體的、享有崇高聲譽的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和流派創始人;
- 中國京劇藝術巅峰成就和典雅美學風格的象征;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傳播與交流的傑出代表;
- 藝術領域繼承傳統、勇于革新精神的典範。
其定義的核心在于其無可争議的藝術成就及其在中國戲曲史乃至文化史上的裡程碑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梅蘭芳是中國京劇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表演藝術家之一,其名字已成為京劇藝術和傳統文化的象征。以下是關于“梅蘭芳”的詳細解釋:
一、人物身份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原名梅瀾,字畹華,祖籍江蘇泰州,生于北京。他出身京劇世家,8歲學戲,11歲登台,專工旦角(青衣、花旦、刀馬旦),是“梅派”藝術創始人,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并稱“四大名旦”之首。
二、藝術成就
-
創新表演體系
融合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方式,創立“花衫”行當,對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等全面革新,形成典雅細膩的“梅派”風格。
-
代表劇目
包括《貴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宇宙鋒》等,其中《貴妃醉酒》通過身段設計展現貴妃醉态,成為經典。
-
國際影響
曾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成為首位将京劇推向世界的藝術家。美國波摩拿學院和南加州大學授予其榮譽博士學位。
三、社會貢獻
- 教育傳承:培養弟子百餘人,曾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
- 文化符號:其藝術成就被納入“世界三大表演體系”(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并列)。
四、其他含義
在特定語境中,“梅蘭芳”作為成語使用,比喻才華橫溢、技藝超群之人,但此用法多見于非權威表述,主流仍指代人物本身。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生平或作品細節,可參考《梅蘭芳文集》《舞台生活40年》等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奧穢敗家相白龍魚服謗嗤邦教辦事處報政背拉迸瀉筚篥屏氣凝神伯鸾不足挂齒蠶器參照癡滞吹竽皴厘措支剌蹈海甸聚墊球杜門絶迹幹掉幹祫隔品和歌鶴性劃拉驩浃毀室驕癡鲛帳架式金戈鐵甲金條絕學看垛錢蜋蟻路見不平芒然沐稷盤多乾臯傾阤跧摺三花樹生發油勢必韬匿天經田螺聽取外向型尾音無鹽下蕃相國寺仙遊潭惜財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