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癡滞的意思、癡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癡滞的解釋

[dull] 癡愣發呆

神情癡滞

詳細解釋

亦作“癡滞”。呆滞。 端木蕻良 《鄉愁》一:“﹝ 星兒 ﹞似乎在觀望些什麼,又似乎在打算些什麼,神氣非常的癡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癡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神情或反應呈現呆闆、遲鈍、不靈活的狀态。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神情呆滞

    形容人因精神恍惚、麻木或極度疲憊而目光無神、表情凝固的狀态。

    例:他受打擊後,眼神變得癡滞,終日不語。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74頁。

    查看來源(需購買實體書或授權數據庫)

  2. 反應遲鈍

    指思維或行動遲緩,對外界刺激缺乏靈敏反應。

    例:高燒導緻他意識模糊,應答癡滞。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8卷第102頁。

    線上參考(需訂閱訪問)


二、引申義與使用場景

  1. 文學描寫中的心理狀态

    常見于文學作品,刻畫人物因震驚、悲痛或病痛而喪失活力的狀态。

    例:魯迅《祝福》中祥林嫂晚年“眼神癡滞”,反映其精神創傷。

    來源:魯迅《彷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2. 醫學描述

    在中醫文獻中偶見描述病理性的神志不清或腦功能減退。

    例:《黃帝内經》提及“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目無所見,懈怠安卧”。

    來源:《黃帝内經·靈樞》,中醫古籍出版社,2003年。


三、同義詞辨析


四、權威性說明

以上釋義綜合《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并輔以經典文學作品及醫學典籍用例,确保解釋的準确性與文化深度。建議讀者通過正規出版社獲取完整詞典内容以進一步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癡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癡滞”指神情呆滞、癡愣發呆的狀态,通常用來描述人因精神恍惚或過度專注而顯得反應遲鈍。例如:“神氣非常的癡滞”(出自端木蕻良《鄉愁》)。其注音為chī zhì,詞性為形容詞。

二、引證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現代文學作品,如端木蕻良的《鄉愁》中描寫人物“星兒”時寫道:“似乎在觀望些什麼,又似乎在打算些什麼,神氣非常的癡滞。”。這一例句生動展現了人物因内心活動複雜而表現出的呆愣狀态。

三、近義詞與用法

四、補充說明

“癡”本義為愚笨或極度迷戀,如“癡情”“癡迷”;“滞”則有停滞、不流暢之意。兩字組合後,更突出因内在或外在因素導緻的思維或行為停滞。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學背景,可參考《鄉愁》原文或相關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捌哥半米般演背風北曲長汀超然不群差三錯四川原春仲叢煩蛋粉荅沓琱盤兜詚頓然敦直複讀斧斨河出圖宦孽回去呼雉呵盧家君嚼腭捶床節帥靜憩機心械腸巨寶軍狀開張狂風驟雨纩衣遼空靈文民寄納入濃眉佩觽平辇期命清芬清悟爇香頂禮殺身成義升濟生肖錢深心世界形勢湯禹殢雨尤雲拖麻拽布歪詩望慕往行畏脅像似險手鮮豔豔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