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堂堂的意思、貌堂堂的詳細解釋
貌堂堂的解釋
形容人的儀表壯偉。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貌堂堂,聲朗朗,頭直上隻少個圓光,卻便似捏塑來的僧伽像。” 元 曾瑞 《醉花陰·懷離》套曲:“想才郎豐鑑,貌堂堂闊論高談。”
詞語分解
- 貌的解釋 貌 à 面容:面貌。容貌。貌相。以貌取人。 外表的樣子:禮貌。貌合神離。道貌岸然。 外觀:全貌。 古書注解裡表示狀态、樣子,如“飛貌”指飛的樣子。 描繪,畫像:“命工貌妃于别殿”。 筆畫數:; 部首
- 堂堂的解釋 ∶形容盛大人獅驚嶽嶽,王廟憶堂堂。;;郭沫若《訪埃雜吟》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形容容貌莊嚴大方儀表堂堂 ∶形容志氣宏大我們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還怕這一點困難嗎? ∶陣
網絡擴展解釋
“貌堂堂”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儀表端莊、魁梧或氣度不凡。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形容人儀表壯偉、端正,舉止大方,常帶有威嚴感。
- 近義詞:儀表堂堂、風度翩翩、一表人才。
二、出處與用法
-
文學典籍
- 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貌堂堂,聲朗朗,頭直上隻少個圓光,卻便似捏塑來的僧伽像。”
- 明代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描寫關羽:“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
用法特點
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描寫,強調外貌與氣質的結合,如“禦弟相貌堂堂,豐姿英俊”(《西遊記》相關描述)。
三、辨析與擴展
- 與“相貌堂堂”的關系:兩者含義相近,但“貌堂堂”更側重“壯偉”,而“相貌堂堂”更強調“端莊”。
- 適用對象:通常用于男性,尤其是曆史或文學中刻畫英雄、豪傑的形象。
四、示例參考
- 現代造句:“他雖年過五旬,仍相貌堂堂,眉宇間透着一股英氣。”
- 古典例句:“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三國演義》關羽形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西廂記》《三國演義》等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貌堂堂》的意思
《貌堂堂》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外貌端莊宏偉,具有良好的儀表和氣質。這個詞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經常出現。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貌堂堂》的拆分部首是貝,字的總筆畫數為14。
來源
《貌堂堂》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所著的《古今格言備韻》一書中。在書中的注解中,解釋這個詞指的是人的容貌很好看,讓人贊歎。
繁體
《貌堂堂》的繁體字為「貌堂堂」,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貌堂堂」一詞的寫法與現代沒有太大區别,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組詞
1. 貌美:指外貌美麗動人的樣子。
2. 堂堂:指莊重雄偉的樣子。
3. 貝殼:貝類動物外殼的統稱。
近義詞
1. 儀表堂堂
2. 相貌出衆
反義詞
1. 顔值低
2. 顔面無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