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确定無疑的注釋。 孫錦标 《通俗常言疏證·文事》引 陳榕門 《評<呂語集粹>》:“‘勸善規過’四字,此是‘友’字鐵闆註腳。”
“鐵闆注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指确定無疑的注釋或證明,強調事實的權威性和不可動搖性,類似于“鐵證如山”。其中:
經典出處
清代孫錦标《通俗常言疏證·文事》引陳榕門評《呂語集粹》:“‘勸善規過’四字,此是‘友’字鐵闆注腳。”
意為:用“勸善規過”四字,為“友”字提供了無可辯駁的注解。
文學示例
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中,以“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作為“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的“鐵闆注腳”,進一步說明其作為權威注解的用法。
該成語通過“鐵闆”的堅固性比喻事實的不可推翻,結合“注腳”的注釋功能,整體表達對某觀點或事實的終極證明。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與“鐵闆釘釘”等近義表述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通俗常言疏證》或《兒女英雄傳》原文。
鐵闆注腳是一個成語,形容某個事情或者觀點非常明确,毫無争議,在讨論問題時起到明确方向的作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鐵(金屬類)闆(工具)注(加)腳(足部),共有17個筆畫。
來源: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明朝馮夢龍的《東陽光·鐵闆雷峰》一文中。所謂鐵闆雷峰,指的是一個鐵闆上的标語,意思極為明确,毫不含糊。
繁體:鐵闆注腳
古時候漢字寫法:鐵闆注腳
例句:他的觀點就像鐵闆注腳,沒有人能夠質疑。
組詞:鐵闆燒、鐵闆炒飯、鐵闆烤肉。
近義詞:确鑿無疑、非常明确、無庸置疑。
反義詞:模糊不清、含糊其辭、模棱兩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