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堂堂的意思、貌堂堂的详细解释
貌堂堂的解释
形容人的仪表壮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个圆光,却便似捏塑来的僧伽像。” 元 曾瑞 《醉花阴·怀离》套曲:“想才郎丰鑑,貌堂堂阔论高谈。”
词语分解
- 貌的解释 貌 à 面容:面貌。容貌。貌相。以貌取人。 外表的样子:礼貌。貌合神离。道貌岸然。 外观:全貌。 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样子,如“飞貌”指飞的样子。 描绘,画像:“命工貌妃于别殿”。 笔画数:; 部首
- 堂堂的解释 ∶形容盛大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仪表堂堂 ∶形容志气宏大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阵
网络扩展解释
“貌堂堂”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人的仪表端庄、魁梧或气度不凡。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形容人仪表壮伟、端正,举止大方,常带有威严感。
- 近义词: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一表人才。
二、出处与用法
-
文学典籍
-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个圆光,却便似捏塑来的僧伽像。”
- 明代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关羽:“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
用法特点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描写,强调外貌与气质的结合,如“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西游记》相关描述)。
三、辨析与扩展
- 与“相貌堂堂”的关系:两者含义相近,但“貌堂堂”更侧重“壮伟”,而“相貌堂堂”更强调“端庄”。
- 适用对象:通常用于男性,尤其是历史或文学中刻画英雄、豪杰的形象。
四、示例参考
- 现代造句:“他虽年过五旬,仍相貌堂堂,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 古典例句:“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三国演义》关羽形象)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西厢记》《三国演义》等原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貌堂堂》的意思
《貌堂堂》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外貌端庄宏伟,具有良好的仪表和气质。这个词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经常出现。
拆分部首和笔画
《貌堂堂》的拆分部首是贝,字的总笔画数为14。
来源
《貌堂堂》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所著的《古今格言备韵》一书中。在书中的注解中,解释这个词指的是人的容貌很好看,让人赞叹。
繁体
《貌堂堂》的繁体字为「貌堂堂」,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貌堂堂」一词的写法与现代没有太大区别,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
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组词
1. 貌美:指外貌美丽动人的样子。
2. 堂堂:指庄重雄伟的样子。
3. 贝壳:贝类动物外壳的统称。
近义词
1. 仪表堂堂
2. 相貌出众
反义词
1. 颜值低
2. 颜面无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