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江佬的意思、外江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江佬的解釋

亦稱“ 外江老 ”。亦稱“ 外江人 ”。 粵 閩 等地對外省人的稱呼。 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我何嘗不想了解 廣州 ,批評 廣州 呢,無奈慨自被供在大鐘樓上以來,工友以我為教授,學生以我為先生, 廣州 人以我為‘外江佬’,孤孑特立,無從考查。” ********* 《經曆》五五:“我在事前就聽見說‘外江老’--不是 廣東 人--尤其是名字被多數人知道的文人,要出面登記,是很不容易通過的,因為他們怕有什麼政治作用。” 許地山 《東野先生》五:“她知道事情不好,可是‘外江人’既沒有親戚,又不詳知那人底鄉裡,幫忙的隻有她自己底眼淚罷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外江佬”是粵語、閩語等中國南方方言中的區域性詞彙,主要用于廣東、福建等地對外省人的稱呼。其含義與使用特點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構成

    • “外江”原指長江以外的其他江河(如珠江、韓江等),後引申為與本地流域不同的地理區域。
    • “佬”是方言中對男性的泛稱,但該詞實際使用時也可泛指外省人,不限定性别。
  2. 曆史演變

    • 早期中原人以長江為界,稱南方為“外江”;而廣東、福建人反向借用此概念,将長江以北及周邊省份稱為“外江”。
    • 隨着人口流動,該詞逐漸演變為對外省人的統稱,甚至包括非粵語方言使用者(如客家人)。

二、使用場景與情感色彩

  1. 語境差異

    • 調侃或戲谑:日常交流中可能用于輕松調侃外來者,如魯迅在《在鐘樓上》提到自己被廣州人稱為“外江佬”。
    • 貶義色彩:部分語境下隱含排外或歧視,如鄒韬奮《經曆》中提到“外江老”在廣東登記時可能受阻。
  2. 衍生詞彙

    • 珠江三角洲地區曾出現“撈佬”“撈頭”等變體,暗指外來務工者“撈一把就走”,帶有負面評價。

三、文化與社會背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方言演變或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可參考(詞典釋義)、(曆史溯源)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外江佬

外江佬是一種粵語俚語,屬于一種帶有諷刺和戲谑的稱謂。它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居住在外地卻自稱是江南人的人,或者是以江南人的身份而傲慢自大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外江佬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外」、「江」和「佬」三個部分。其中「外」部的拼音為wài,「江」部的拼音為jiāng,「佬」部的拼音為lǎo。

「外」部的部首為「夕」,總筆畫數為3;「江」部的部首為「水」,總筆畫數為4;「佬」部的部首為「人」,總筆畫數為2。

來源

外江佬這個詞源于廣州話中佬(lǎo)的發音,而佬在廣東話中可以用來指稱男人。而「外江」通常用來形容江南以外的地方。結合起來,「外江佬」就是形容那些自稱來自江南,但實際上并非江南人的人。

繁體

外江佬的繁體字為「外江佬」。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由于「外江佬」是一個現代俚語,沒有古時候漢字中的寫法。

例句

1. 他一直吹噓自己是江南人,但其實他隻是一個外江佬而已。

2. 他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湖南人,卻對湖南文化一無所知,真是個外江佬。

組詞

1. 江南人

2. 外地人

3. 湖南人

近義詞

1. 江湖人 - 形容喜歡到處遊蕩,見識豐富的人。

2. 江洋大盜 - 指那些擅長竊取財物的罪犯。

反義詞

1. 地地道道 - 形容一個人純正、真實、地道。

2. 本地人 - 指生活在本地,并具有該地區特色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