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蘇打的意思、小蘇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蘇打的解釋

[sodium bicarbonate] 無機化合物,成分是碳酸氫鈉(NaHCO 3 ),白色晶體,受熱能放出二氧化碳,可以滅火或制焙粉。醫藥上用來中和過多的胃酸

詳細解釋

無機化合物,成份是碳酸氫鈉,白色晶體。遇熱能放出二氧化碳,用來滅火或制焙粉。醫藥上用來中和過多的胃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小蘇打是漢語中對碳酸氫鈉(化學式:$text{NaHCO}_3$)的俗稱,指一種白色結晶狀弱堿性無機化合物。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小”字在此處表性質溫和,與強堿性物質“大蘇打”(硫代硫酸鈉)形成區别。

1.化學性質與命名依據

小蘇打溶于水後呈弱堿性(pH≈8.3),遇酸或高溫可分解生成二氧化碳,這一特性使其廣泛應用于食品發酵、滅火劑制備等領域。其名稱源于早期工業中對鈉鹽的分類習慣,“蘇打”為音譯自拉丁語“soda”,指含鈉化合物。

2.應用領域

在食品加工中,小蘇打被列為膨松劑(國家标準GB 2760-2024),用于面包、餅幹制作;在家庭清潔中,其弱堿性可中和油污酸性成分,符合環保清潔劑标準(參考《日用化學品科學》期刊)。

3.曆史與規範定義

中國化工學會官網記載,小蘇打于19世紀末引入國内,初期用于醫藥領域,後隨工業化進程拓展用途。《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明确其作為抗酸劑的藥用标準,適用于緩解胃酸過多。

4.文化關聯

民間常将小蘇打與食用堿(碳酸鈉)混淆,但二者堿性強度不同。科普平台“果殼網”指出,小蘇打因性質溫和,更適宜直接接觸人體或食品。

網絡擴展解釋

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化學式為$text{NaHCO}_3$,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具有以下特性及用途:


基本性質

  1. 物理特性
    白色細小晶體或粉末,無臭,味微鹹,易溶于水且呈弱堿性。
    受熱(50℃以上)會分解為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270℃時完全分解。

  2. 化學特性
    屬于強堿(氫氧化鈉)與弱酸(碳酸)中和生成的酸式鹽,水溶液呈弱堿性。


主要用途

  1. 食品工業

    • 作為膨松劑,用于制作餅幹、面包等,分解産生的二氧化碳使食物松軟。
    • 可中和面食酸性,改善口感。
  2. 醫藥領域

    • 中和胃酸,緩解胃痛、反酸等症狀。
    • 堿化尿液,輔助治療高尿酸血症。
  3. 清潔與環保

    • 安全環保的清潔劑,可去除餐具污漬、熱水瓶積垢等。
    • 吸附酸性物質,除臭并淨化空氣。
  4. 工業應用

    • 用于生産酸堿滅火器、泡沫滅火器。
    • 橡膠工業中輔助海綿生産,冶金工業作助熔劑。

其他功能


注意事項

如需更詳細制備方法或具體應用場景,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阿伽笆鬥白荅般弄背匠冊立摧剝地匣方慎鋒至腹背之毛符蔰感戢槁壤犷語果若荷荷宏簡瓠蠡奸伏交藉腳丫接點诘審駿民俊遠窺勘靈鲛凜然正氣骊體麥麰馬筴毛玻璃憫恻憫念摩戛南辮内帳拟抵偶而彷徨歧途蒲梢黔黧諐失起存切響欺羽上戊聲咳沈泒事不宜遲式闾士品豕屠同斟頹巧枉奪吾屬無遺類斜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