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鹹的意思、大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鹹的解釋

(1). 周 代“六舞”之一。相傳本為 堯 時的樂舞。又稱“鹹池”。《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鹹》。” 鄭玄 注:“《大鹹》,《鹹池》, 堯 樂也。”

(2).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北山經》:“﹝ 小鹹之山 ﹞北二百八十裡,曰 大鹹之山 ,無草木,其下多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鹹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與權威辭書進行考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釋義:


一、指鹽池或鹽澤

此為“大鹹”的本義,特指古代著名的天然鹽産地。

文獻依據:

  1. 《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後劃分九州,其中“大鹹”指山西解州鹽池(今運城鹽湖),因其面積廣闊、鹽産豐饒而得名。如:“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恒、衛既從,大陸既作……大鹹、大鹵,厥貢鹽絺。”
  2. 漢代鄭玄注《周禮·天官·鹽人》時稱:“鹽之種類多矣,大鹹即解池之鹽。”

    地理考據:古代“大鹹”與“大鹵”(山西太原鹽澤)并稱,是黃河流域重要的鹽業資源地,支撐了中原王朝的經濟命脈。


二、指周代祭祀樂舞

在禮樂文化中,“大鹹”是周代“六舞”之一,屬黃帝時期的樂舞,用于祭祀地祇。

典籍溯源:

  1. 《周禮·春官·大司樂》載:“以樂舞教國子……大鹹、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鄭玄注:“大鹹,即《鹹池》,黃帝之樂。”
  2. 《禮記·樂記》進一步闡釋:“《鹹池》,備矣。” 指其樂舞結構完整,象征德行之廣被。

    文化内涵:此樂舞以“鹹”為名,取“皆”“普”之意,體現“天地和諧,萬物鹹被”的哲學思想。


現代使用提示

“大鹹”屬文言遺存詞彙,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僅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地理專論。其含義需嚴格區分語境: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大鹹”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1. 周代樂舞名稱

    • 屬于周代“六舞”之一,相傳源自堯時期的樂舞,又稱“鹹池”。其用途為祭祀地神,是古代禮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出處:《周禮·春官·大司樂》記載:“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鹹》。”鄭玄注:“《大鹹》,《鹹池》,堯樂也。”
  2. 傳說中的山名

    • 見于《山海經·北山經》,描述為“大鹹之山,無草木,其下多玉”,位于小鹹之山以北二百八十裡處。

其他說明:

例句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變産蠶鄉廁列慈竹翠珉村疏但凡得意點石底成地窖兜頂端遠愕顧惡念樊川非毀感天動地給面子戈蘭高地共勤孤鴻過任含眸回川糊劑桀木嗟羨窘狀居裡壸德老資格論說美價男媒女妁幈宮仆頓牽紅絲頃頃窮荒起義鵲山日至宂重肉眼凡胎軟戰桑實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神施鬼設受姓署理聞風五言律詩相生相成小聚遐險西池金母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