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風鈴、鐵馬之類。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偏佳朗暢,屢此圓明。度彫梁而暗繞,誤風綴之頻驚。”
根據現有資料,“風綴”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懸挂在屋檐下的風鈴、鐵馬等裝飾物,風吹時會發出聲響。這類物件在古代建築中兼具裝飾與聽覺效果,常見于詩詞描寫。
出處與用例
唐代詩人元稹在《善歌如貫珠賦》中寫道:“度彫梁而暗繞,誤風綴之頻驚”,此處用“風綴”形容風鈴被風吹動時頻頻作響的意境,側面烘托出歌聲的清脆悠揚。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生僻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更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文學創作場景。由于現存資料有限,其具體形制可能與“鐵馬”(屋檐懸挂的金屬片)或“檐鈴”類似,但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風綴》是一個漢字詞語,其含義為“風的裝飾”,意味着風景的美麗、風格的修飾或者特殊風格的表達。
《風綴》由兩個部首組成:風(飛部)和纟(糸部)。
風部有9畫,纟部有3畫,總共12畫。
《風綴》的來源比較常見,是由繁體字“風綴”轉化而來。
在古代,漢字《風綴》的寫法有所不同。以《康熙字典》為例,它的寫法為“飜綴”,部首不變,但是在結構和一些筆畫上有所差異。
1. 這幅畫的風綴點睛之處令人心醉神迷。
2. 這部小說寫世事變幻,情感風綴豐富,引人深思。
1. 風景綴飾:指對風景進行裝飾和修飾。
2. 風綴品味:指對風格進行欣賞和品味。
3. 風綴搭配:指對風格進行匹配和搭配。
1. 裝飾:指對事物進行美化和修飾。
2. 點綴:指對事物進行修辭和補充,增添亮點。
樸素、簡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