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霜的意思、履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霜的解釋

(1).踩踏霜地。《詩·魏風·葛屦》:“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晉 潘嶽 《******賦》:“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踐冰。”

(2).謂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發展已有産生嚴重後果的預兆。《新唐書·高宗紀》:“ 高宗 溺愛袵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 鄭藻如 《<盛世危言>序》:“嘗讀史,盱衡千古,窮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始至,未嘗無人焉。”參見“ 履霜堅冰 ”。

(3).謂霜降時節懷念親人。語出《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 鄭玄 注:“為感時念親也。” 宋 蘇轼 《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惕然履霜,詎勝悽愴之意。”

(4).指《履霜操》。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宋中道見寄》:“我懷炳炳何日忘,半夜攬琴彈《履霜》。”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九:“ 範文正公 喜彈琴,然平日止彈《履霜》一操,時人謂之 範履霜 。”參見“ 履霜操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履霜”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指“踩踏霜地”,源自《詩經·魏風·葛屦》的“糾糾葛屦,可以履霜”,描述古人穿着草鞋在霜地上行走的情景。

二、比喻義

  1. 預見警示
    比喻通過細微迹象預見未來危機,強調防微杜漸。如《新唐書》提到“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警示忽視隱患會導緻嚴重後果。進一步闡釋:“履霜是說踩到霜了,就要想到凍冰的時候快來臨了”,體現對事态發展的預判。

  2. 處世态度
    引申為在事态初期保持警惕,如《千字文》中“履霜堅冰,其來有自”,提醒人們從開端謹慎行事。

三、其他含義

  1. 文化關聯
    • 指古琴曲《履霜操》,相傳為周朝尹吉甫之子伯奇所作,表達哀怨之情。
    • 霜降時節對親人的懷念,源自《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

四、例句與用法

該詞核心在于“以小見大”的預見性,既可描述具體行為,也可表達抽象哲理,需結合上下文靈活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履霜的意思

《履霜》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在秋冬季節行走時,踩在霜地上的行為。履指行走、踏、踐踏的動作;霜指白霜、秋霜。

履霜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履(lu:3)字的部首是⺥(步部),它的構成是由“⺥”包圍着“彳”字形成的;履字共有11畫。

霜(shuang1)字的部首是⺧(雨部),它的構成是由“⺧”包圍着“雨”字形成的;霜字共有16畫。

履霜的來源

履霜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獻《荀子·勸學》:“時人有言曰:'吾不及蘇秦者賢,吾無以履冰士也;吾不及文君之賢,吾無以履霜士也。'吾不及蘇秦者賢揣而求之者多,可施行而能廢胡。吾不及文君之賢椎而求之者寡,因為變易而能易事。”這裡履冰士和履霜士分别指行走在冰地和霜地上的人士。

履霜的繁體

履霜的繁體字為履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履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不同,如在金文中,履字的部首是“⾺”(足部)。

履霜的例句

1. 他早上起床後,履霜而行,去鍛煉身體。

2. 寒冬裡,他堅持履霜而行,堅韌不拔。

履霜的組詞

履霜可以與其他字組合成一些詞語,如履霜之冀(希望冒着風險去追求心中的目标)。

履霜的近義詞

履霜的近義詞有履冰(指在冰地上行走)。

履霜的反義詞

履霜的反義詞有避寒(躲避寒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