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東省 蒙山 的别稱。因在 魯 東,故名。《論語·季氏》:“夫 顓臾 ,昔者先王以為 東蒙 主。” 楊伯峻 注:“ 東蒙 ,即 蒙山 。” 唐 高適 《魯郡途中遇徐十八錄事》詩:“前臨 少昊 墟,始覺 東蒙 長。”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擄掠》:“妖氛霧起濛濛,濛濛,昏 岱嶽 ,撼 東蒙 。”
(2). 陝西省 終南山 山峰名。 宋 陸遊 《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猿啼月落青山空,舊隱夢寂思 東蒙 。”《老學庵筆記》卷九:“ 東蒙 蓋 終南山 峰名…… 種明 《東蒙新居詩》亦雲:‘登遍 終南 峰, 東蒙 最孤秀。’”
(3).道家指 東海 仙境中的山。《雲笈七籤》卷十二:“高奔日月吾上道……駕歘接生宴 東蒙 。” 張君房 注:“ 東蒙 , 東海 仙境之山也。”
“東蒙”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山東省蒙山的别稱
因位于魯東(山東東部)而得名,最早見于《論語·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唐代詩人高適在《魯郡途中遇徐十八錄事》中也提到“前臨少昊墟,始覺東蒙長”。
陝西省終南山山峰名
宋代陸遊的《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及《老學庵筆記》均提及東蒙為終南山的一座山峰,以“孤秀”著稱。
“東蒙”核心含義為山東蒙山,其次是陝西終南山峰名及道家仙境山。需根據具體文獻或語境判斷其指代,文學與曆史文本中多涉及前兩者。
《東蒙》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地名,指東方的蒙古地區或與*********有關的地域。它也可以用來表示*********或與蒙古族相關的事物。
《東蒙》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是“蔔”部,右邊的是“艹”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
《東蒙》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中,“東南其沖,蒙彼蚩尤。”意思是東南面臨着蚩尤的威脅。在這裡,“蒙”指的就是蚩尤所在的地區,後來逐漸演變為表示蒙古地區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我們可以使用「東蒙」來表示。
在古代,漢字《東蒙》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它的古字形是「蒙」字在左邊加上一個「東」字作為修飾。
1. 他的祖籍是東蒙地區。
2. 這部電影講述了蒙古民族的曆史和文化。
組詞:東蒙地區、東蒙文化、東蒙風情。
近義詞:蒙古、*********。
反義詞:西方、西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