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伶俜的意思、伶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伶俜的解釋

[alone and friendless;lonely,alone] 孤單;孤獨

晝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古樂府《孔雀東南飛》

詳細解釋

(1).孤單貌。《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唐 杜甫 《新安吏》詩:“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清 那彥成 《疏影》詞:“惺忪香國,忍伶俜抱影,凍禁孤碧。”

(2).又孤立貌。 宋 範成大 《望海亭賦》:“若夫浩蕩軒豁,孤高伶俜;騰駕碧寥,指麾滄溟。”

(3).飄泊貌;流離貌。 唐 柳宗元 《祭萬年斐令文》:“屢聞凋缺,互見遷黜,契闊伶俜,分形間質。” 金 元好問 《再到新衛》詩:“蝗旱相仍歲已荒,伶俜十口值還鄉。” 明 屠隆 《昙花記·義仆遇主》:“害得一家伶俜,于心何忍?”

(4).引申指殘落,凋零。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訪姨》:“衰容凋謝,舊業伶俜。”

(5).艱難貌。 金 元好問 《七月十二日行狼牙嶺》詩:“ 狼牙 路滑馬伶俜,老鶴超超欲上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伶俜(líng pīng)是現代漢語中一個形容人孤獨無依、漂泊流離狀态的書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1. 孤苦飄零

    形容人失去依靠、孑然一身的狀态。據《漢語大詞典》釋義,伶俜指“孤單;孤獨”,常用于描繪人物身世飄零、孤苦伶仃的境遇。例如杜甫《新安吏》中“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即以“伶俜”刻畫戰亂中瘦弱男子無人陪伴的凄楚。

  2. 奔波勞碌

    古漢語中引申為奔波勞苦、輾轉流離之意。如《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晝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描述主人公劉蘭芝日夜操勞、孤身辛勞的生存狀态。

  3. 詞源考據

    “伶”本指樂官或藝人(《說文解字》),後衍生出“孤獨”義(如“伶仃”);“俜”表奔波(《說文》:“俜,使也”)。二者複合後強化了孤身漂泊的意象,這一演變可見于王力《古代漢語》對連綿詞的考釋。

文學用例佐證

白居易《琵琶行》“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雖未直用“伶俜”,但“守空船”的意象恰是伶俜之态的具象化表達,印證該詞在唐代已承載孤獨寂寥的文學意蘊。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年,頁128.
  4. 《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華書局點校本.
  5. 杜甫《新安吏》,《杜詩詳注》,中華書局,2015年.

網絡擴展解釋

“伶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讀音為líng pīng(注意“俜”不讀píng)。該詞最早見于古樂府《孔雀東南飛》,含義豐富且具有文學色彩,具體可從以下層面理解:


一、核心含義

  1. 孤獨無依
    形容人或事物孤立、無依靠的狀态。例如杜甫《新安吏》中“瘦男獨伶俜”,描述戰争中失去親人的少年孤苦伶仃的境遇。

  2. 漂泊流離
    引申為因困苦而颠沛流離,如《孔雀東南飛》中“伶俜萦苦辛”,刻畫劉蘭芝日夜勞作、孤身掙紮的艱辛。

  3. 凋零殘落
    可形容草木衰敗或事物衰微,如範成大《望海亭賦》中“孤高伶俜”,暗喻物景的寂寥。


二、用法與語境


三、拓展對比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原句或不同語境的應用,可參考《孔雀東南飛》、杜甫《新安吏》等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班揚襃德賓服才壯慚吝曹官柴立屮稾乘人刺刺不休大紅大綠打圍敵台飯糗茹草馮夷附列盥溉輥彈翮翰華編黃玉鬟露戒詩淨含量精疎踦頗勼合極願盡歡極左巨魁開市誇談老牛舐犢連城璞蓼蟲忘辛靈津落漠茂才貌匮秘水韸韸峭嚴氣昏裙屐畬耕社會制度沈遊拾翠實意壽終速獨騰厲屯部纨素為臣翔旝香陰現金賬謝不敏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