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貴圉的意思、貴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貴圉的解釋

舊時對封疆大吏轄區的敬語。 唐 崔緻遠 《别紙·魏博韓簡侍中》:“ 諸葛爽 者,豕食難飽,豺聲易驕,卻躡迷途,敢淩貴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貴圉是古代漢語中較為少見的合成敬辭,由"貴"與"圉"二字複合而成,具體釋義如下:

一、字義溯源 "貴"作為敬辭前綴,表示對所指事物的尊稱,如"貴國""貴府"等用法,源自《禮記·曲禮》"稱彼之德曰貴"的禮儀傳統(《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圉"本義指邊疆,《說文解字》釋為"邊陲也",後引申為統轄區域,《左傳·隱公五年》"固我圉也"即用此義(《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3年)。

二、完整釋義 該詞特指對他人領地的尊稱,常見于古代外交文書或士大夫往來書信。明代張自烈《正字通》記載:"圉有守禦義,貴圉猶言尊疆",強調對他人管轄地域的尊重(《中華大字典》,中華書局1978年重印本)。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進一步說明該詞多用于"諸侯往來書問",屬典雅的書面敬語。

三、使用特征

  1. 語境限定:專用于正式文書或上層社會交際,普通口語罕見
  2. 搭配規律:多作賓語,如"守衛貴圉""惠臨貴圉"
  3. 時代特征:明清文獻中用例相對集中,現代漢語已基本消亡
  4. 情感色彩:蘊含對主權疆界的雙重尊重,兼具禮儀性與政治性

網絡擴展解釋

“貴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舊時對封疆大吏轄區的敬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2.文獻例證

唐代崔緻遠在《别紙·魏博韓簡侍中》中曾用此詞:“諸葛爽者……敢淩貴圉”,指諸葛爽冒犯對方管轄區域。

3.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公文、書信等正式場合,表達對封疆大吏的尊重,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

4.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文獻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安陽市不患慚悚承禅乘時尺書喘逆點唇蠹叢讀記訛弊趕老羊關提化腐成奇黃頭小兒回應慧月徼外金銮坡酒鼈姱嫮狂兒廉級莅任美睡木圖内力作用蟠龍盼盼女僻然潛沸鉗口權豎驅捉人心如面扇面對省垣深井申請攝位世界紀錄石龍食芹事術詩囿手技收買人心偷容娲後望巴巴望梅花吾科無可無不可五粱禾吳绫汙名鄉魂小分嚣喧缬子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