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綠色的原野。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春晚緑野秀,巖高白雲屯。” 唐太宗 《詠雨》:“和氣吹緑野,梅雨灑芳田。”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故既揄揚威力,頌美強者矣,復曰:吾愛 亞美利加 ,此自由之區,神之緑野,不被壓制之地也。”
(2).指 唐 裴度 的别墅 綠野堂 。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此公( 裴度 )胸中亦未得全為無事人。 緑野 之遊,豈易得哉!” 明 薛蕙 《送楊石齋》詩:“雲霞深 緑野 ,卉木富 平泉 。” 清 趙翼 《瓯北詩話·查初白詩》:“ 緑野 天開 裴令 墅, 冶城 人識 謝公墩 。”
“緑野”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1. 自然景觀釋義 指綠色的原野或田野,常用于描繪自然風光。該用法最早見于南朝謝靈運《入彭蠡湖口》詩句“春晚緑野秀”,唐代李世民《詠雨》中“和氣吹緑野”進一步強化了其詩意意象。近現代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中将其引申為自由淨土的象征,稱美洲為“神之緑野”。
2. 曆史人文釋義 特指唐代名相裴度在洛陽建造的私家園林“綠野堂”。據宋人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裴度晚年在此隱居,綠野堂遂成文人雅集之地,後成為隱逸文化的代稱。該典故在宋代詩詞中頻繁出現,如蘇轼曾以“綠野堂前桃李春”暗喻退隱生活。
兩重含義均通過曆代文學作品傳承,前者側重自然美學意象,後者承載士大夫精神寄托,共同構成該詞的文化厚度。
緑野是日語中的詞語,意為“綠色的原野”或“綠草如茵的原野”。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部首“糸”和“艸”,分别表示絲線和草。緑野共有14個筆畫組成。
這個詞彙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相當于綠草如茵的大草原。同時,緑野也是漢字的日文讀音。在繁體字中,緑野寫作“綠野”,同樣表示綠草如茵的原野。
在古時候,漢字的常用寫法可能與現在有些不同。但緑野作為一個相對較簡單的漢字組合,其寫法相對保持一緻。
以下是緑野的幾個例句:
緑野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例如:
與緑野相近義的詞彙有青草原、碧草地、綠色草原等,它們都表示綠草如茵的原野。而相對的,與緑野反義的詞彙可能是沙漠、荒野等,它們表示幹旱、貧瘠的大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