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熊皮所制之坐席。《西京雜記》卷一:“﹝ 昭陽殿 中﹞設木畫屏風,文如蜘蛛絲縷;玉幾、玉牀、白象牙簟;緑熊席,席毛長二尺餘,人眠而擁毛自蔽,望之不能見,坐則沒膝,其中雜熏諸香,一坐此席,餘香百日不歇。” 唐 寒山 《詩》之四二:“膝坐緑熊席,身披青鳳裘。”
“緑熊席”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奢華坐具,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用熊皮制成的坐席,材質厚實且毛長(通常達二尺餘)。其名稱中的“緑”可能與工藝或裝飾相關,但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現存資料多強調其熊皮質地。
文獻出處與用途
象征意義
此類熊皮席多用于宮廷或富貴場合,象征身份尊貴,與玉幾、象牙簟等奢華器物并列,反映古代上層社會的物質文化。
相關延伸
《周禮·春官·司幾筵》提到“熊席”為禮儀場合鋪設之物,可見熊皮席的禮儀屬性。而“緑熊席”可能是更精細的加工版本。
注:因現存資料權威性較低,部分細節(如“緑”的具體含義)需結合更多文獻考證。
《緑熊席》(lǜ xióng xí)是一個漢字詞組。它的意思是指一種用來鋪在床上或坐墊上的綠色熊皮。這種席子在古代常用于貴族或富人的卧室或客廳裡,用來展示其財富和地位。
《緑熊席》的部首是「糸」和「犬」。它的總筆畫數是19。
《緑熊席》這個詞組的來源并不明确,可能是古代某位文人創造出來的詞彙,用來描述某個特定的場景或物品。
《緑熊席》的繁體寫法是「綠熊席」。
在古代,「緑」的寫法稍有不同,它通常寫作「綠」。而「熊」的寫法也有變化,可以寫作「熊」或「熏」。
1. 他在客廳上鋪了一張緑熊席,讓人感受到他的奢華。
2. 這床上的緑熊席摸起來非常柔軟舒適。
緑熊席
緑林熊
熊皮席
翠綠的熊皮席
碧綠的熊皮褥
黑色的羊毛毯
白色的棉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