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錫的意思、敷錫的詳細解釋
敷錫的解釋
施賜。《書·洪範》:“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 南朝 宋 顔延之 《宋南郊登歌·夕牲》:“奄受敷錫,宅中拓宇。”
詞語分解
- 敷的解釋 敷 ū 布置,鋪開,擺開:敷設。敷陳(鋪陳,詳細叙述)。敷衍(a.叙述并發揮,亦作“敷演”;b.做事不夠負責或待人不懇切,隻做表面上的應付;c.勉強維持)。 塗上,搽上:敷藥。敷粉。 足夠:入不敷出。
- 錫的解釋 錫 (錫) ī 一種金屬元素,銀白色,質軟,富延展性:焊錫。錫礦。錫石。錫紙。錫箔。 賞賜:錫命。錫赉。 姓。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敷錫”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體現,以下為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敷錫”意為施賜,即給予恩惠或賞賜。其中,“錫”是通假字,同“賜”()。這一用法源自《尚書·洪範》中的記載:“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指君王将五福(壽、富、康甯、德行、善終)賜予百姓()。
二、詞源與演變
- 古代典籍用例
南朝宋顔延之《宋南郊登歌·夕牲》中“奄受敷錫,宅中拓宇”一句,描述帝王接受天命并将恩澤廣布天下()。
- 通假字說明
“錫”在古漢語中常假借為“賜”,兩字音近義通,體現了古代文字的通假現象()。
三、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君主對臣民、上天對人間的恩賜,常見于祭祀、頌德等莊重語境。例如《尚書》中強調君王需以“五福”教化百姓,體現其權威性與道德責任()。
四、相關延伸
- 近義詞:賞賜、恩賜、布施。
- 反義詞:剝奪、收回。
- 現代適用性:當代使用較少,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通假字規律,可參考《尚書》相關注解或漢典等權威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敷錫(fū xī)是一組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是對這個詞語的一些解釋和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敷:扌(手)+ 旉(服飾)= 扶(扶持)
錫:钅(金屬)+ 釆(采集)+ 木(木材)= 金屬制造品
敷:6畫;錫:16畫
來源和繁體:
敷錫一詞源于古代漢語,被用來形容将金屬制造品塗覆在另一物體上的過程或行為。其繁體字為敷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敷錫是按照原意和發音逐字逐音進行書寫的。現代字形主要是基于簡化字體。
例句:
1. 匠人在錫壺上敷上一層細膩的錫。
2. 她細心地敷上了一層錫保護劑,使錫器更加耐用。
組詞:
常見的組詞有敷衍、敷衍塞責、敷衍了事等。這些詞語常用來形容某人做事不盡心、敷衍了事的狀态。
近義詞:
塗覆、塗抹、塗改等可以作為敷錫的近義詞,用來形容類似的動作或過程。
反義詞:
去除、除去等可以作為敷錫的反義詞,表示相反的動作,即将金屬制造品從另一物體上去掉。
以上就是關于敷錫的一些解釋和相關信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