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潑撒的意思、潑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潑撒的解釋

(1). 江淮 民間年終時家人宴集稱“潑撒”。 唐 韋應物 《至西峰蘭若受田婦饋》詩:“田婦有嘉獻,潑撒新歲餘。”

(2).亦作“ 潑灑 ”。将液體或其他細小東西向外倒灑,使散開。《小說選刊》1984年第1期:“河畔燒過的草地,黑乎乎的,像國畫先生潑灑了成噸的墨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三回:“到底是大家姑娘出身,懂得規矩禮法,雖是一大罈子的 山西 老醋,擱在心上,卻不肯潑撒出來。”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六部分二:“猜他是個壞人,确是冤枉了他,倒像個土糧戶……舉動才那樣地直率粗魯,氣象才那樣地土苕,用錢也才那樣地潑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潑撒”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江淮地區民間習俗
    指江淮地區民間在年終時家人團聚宴飲的習俗。唐代詩人韋應物在《至西峰蘭若受田婦饋》中提及“潑撒新歲餘”,印證了這一用法。

  2. 傾倒液體或細小物品
    表示将液體或顆粒狀物質向外傾倒、灑落,使其分散開,如“潑撒墨汁”等場景描述。

  3. 引申義:揮霍或傾洩
    可比喻對資源、錢財的肆意浪費或情感的大肆宣洩,如“潑撒家財”。

二、引證與同義詞

三、使用注意

該詞屬于地域性較強的古語詞彙,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更多見于文學或特定方言場景。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江淮民俗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潑撒的意思

潑撒(pō sǎ)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向四周扔灑或灑落東西。

拆分部首和筆畫

潑撒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水(氵)和散。它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潑撒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爾雅》中的解釋。它是由“濯”和“灑”兩個字合并而成,“濯”表示洗滌,而“灑”表示撒落,結合起來就形成了“潑撒”這個詞。

繁體

在繁體字中,潑撒通常被寫作「潑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潑撒的寫法和現代并無太大差異。

例句

1. 他拿起水杯,将水潑撒在花盆上。

2. 孩子們在節日裡常常潑撒彩色的糖果。

組詞

潑辣、潑水節、撒謊、撒嬌

近義詞

灑、撒、灑落、扔

反義詞

收集、聚集、堆積、裝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