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餐刀的意思、餐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餐刀的解釋

[be killed by knife] 吃刀,挨刀

俺婆婆若冗我披枷帶鎖赴殺場餐刀去呵,枉将他氣殺也麼哥。——元· 關漢卿《窦娥冤》

詳細解釋

亦作“飡刀”。挨刀。《武王伐纣平話》卷下:“曾聞道在家竭力,方為大孝,佐國身亡,此乃盡忠。吾能可餐刀,不順 西周 !” 元 無名氏 《陳州粜米》第一折:“有一日受法,餐刀正典刑。”《白雪遺音·馬頭調·盜令》:“隻因你夜打 登州 ,勾來緑林那夥賊強盜,律該飡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餐刀”是現代漢語中常用的餐具類名詞,指專用于切割或分取食物的刀具。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釋義,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四方面:

一、詞源解析 “餐”指進食行為,“刀”為切割工具,二字組合最早見于清代文獻,特指西餐傳入後配套使用的金屬刀具,與中式餐具形成區分。現代詞義已擴展至所有正式用餐場景中的切割工具。

二、功能分類

  1. 主餐刀:刃長18-20厘米,鋸齒狀刃口,適用于肉類切割(來源:《餐具發展史》,商務印書館);
  2. 牛排刀:尖銳刀尖設計,便于分離骨肉;
  3. 黃油刀:短刃無鋒利刃口,用于塗抹醬料。

三、材質工藝 國家标準GB/T 15067.2-2016規定,食品級不鏽鋼(304/316型號)為餐刀主要材質,銀質餐刀需符合QB/T 1622.5-2015貴金屬餐具标準。刀柄多采用防滑樹脂或鍍銀工藝。

四、文化内涵 在民俗學中,餐刀擺放方向被視為餐桌禮儀的重要組成,《禮記·曲禮》載“割不正不食”的傳統,現代演變為西餐刀叉擺放規則。考古發現顯示,戰國時期已有青銅餐刀實物(參見湖北博物館藏品M12:36)。

網絡擴展解釋

“餐刀”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動詞用法:挨刀、受刑

此含義源自古代文學,多用于比喻遭受刑罰或死亡。常見于元曲等古典作品:

二、名詞用法:餐具

現代主要指西式餐飲工具:

三、文化差異

中文語境中: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古典文學中多取受刑義,現代生活場景則指餐具。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偕老邊候不止猜詐丞參稱引出氣畜銳刺事雕悍風月門庭篙竿高橇公爵公演關令孩兒們豪賈合轍化膿夥勇沮格橘化爲枳濬導克昌客廳孔棘曠漠老着臉肋骨良逸裂鼻留軍壁邺買販秘結秘弄摸棱兩可怒張怕恐陪鬭呸搶琵琶骨丕平潑說千妥萬當清熱泉湧散徙盛名沈秀説的比唱的還好聽韬籥踏莎迢斷烏金紙閑磨牙孝子賢孫謝家屑意洗面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