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力同心的意思、缪力同心的詳細解釋
缪力同心的解釋
同“ 勠力同心 ”。繆,通“ 勠 ”。《古文苑·秦惠文王<詛楚文>》:“昔我先君 穆公 及 楚成王 ,是繆力同心,兩邦若壹。” 章樵 注:“繆,讀作戮。”
詞語分解
- 缪的解釋 缪 (繆) ó 〔綢缪〕見“ (繆)綢”。 缪 (繆) ù 〔妣缪〕錯誤。 〔缪巧〕計謀,機智,如“豈有他缪缪,陰陽不能賊?” (繆) 缪 (繆) à 姓。 缪 (繆) ù 古同“穆”,恭敬。
- 同心的解釋 ∶思想或認識一緻同心同德 ∶共一中心或核心同心圓同心度 ∶共同的心願;心思相同神佛原有同心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昔時同心人,今日兩離分詳細解釋.齊心。《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唐
專業解析
"缪力同心"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團結一緻,共同努力。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
核心釋義:
- 缪力:意為“合力、并力”。“缪”在此處是通假字,通“勠”(lù),意為“合、并”。“力”即力量、努力。合起來指彙聚力量。
- 同心:意為“齊心、思想一緻”。指心意相同,目标一緻。
- 整體含義:形容人們思想統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共同的目标而團結奮鬥。它強調的不僅是力量的集中,更是思想意志的高度統一。
-
詞源與典故:
- 該成語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典籍《國語》。《國語·周語下》記載:“昔武王伐殷,歲在鹑火……勠力同心,以役王室。”此處記載了周武王伐纣時,衆人齊心協力的情景。 (上海古籍出版社《國語》譯注本,1998年)
- 後世文獻如《左傳·成公十三年》亦有“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的記載,描述諸侯國之間的結盟合作。
-
用法與語法:
- 通常在句中作謂語、定語或狀語。
- 用于褒義語境,形容集體(國家、民族、團隊、組織等)内部的緊密團結與合作。
- 例句:面對艱巨的挑戰,全國人民缪力同心,共克時艱。
-
近義詞:
- 同心協力、齊心協力、萬衆一心、和衷共濟、群策群力、精誠團結。
-
反義詞:
- 離心離德、同床異夢、各行其是、分崩離析、一盤散沙。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對“缪力同心”(也作“勠力同心”)的詞條有詳細釋義,并引用了《國語》和《左傳》的原文作為書證。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收錄“勠力同心”為标準詞形,釋義為“齊心合力,團結一緻”。
-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成語大詞典》(2014年):詳細解釋了該成語的含義、出處及用法。
- 漢典網 (www.zdic.net):提供“勠力同心”的詳細解釋、出處及示例。
網絡擴展解釋
“缪力同心”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讀音與詞義
- 拼音:miù lì tóng xīn(部分資料中标注為“lù lì tóng xīn”,但主流讀音以“miù”為準)。
- 釋義:指齊心合力、共同合作,與“勠力同心”同義。其中“缪”通“勠”(即“戮”的異體字),表示“并力、合力”。
二、出處與用法
- 文獻出處:最早見于《古文苑·秦惠文王<詛楚文>》:“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繆力同心,兩邦若壹。” 章樵注:“繆,讀作戮。”。
- 用法:多用于書面語境,強調群體團結協作,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場合的表述。
三、與“戮力同心”的關系
- 異形詞:二者為異形詞關系,核心含義一緻,均表示“齊心合力”。“缪力同心”中的“缪”是通假字,本字為“戮”。
- 細微差異:部分資料認為“缪力”更側重計謀層面的合作,而“戮力”強調行動上的協力,但此區分并非主流。
四、例句
- 面對危機,全體員工缪力同心,最終化解了困境。
- 古代盟國常以“缪力同心”為誓,共禦外敵。
五、補充說明
- “缪”的多音性:該字在成語中讀“miù”,但其他語境中另有讀音(如“綢缪”讀móu,“缪氏”讀miào)。
- 近義詞:勠力同心、齊心協力、同心同德。
- 反義詞:離心離德、各行其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頒曆搬移抱兜部案扯後腿成算在心寵誨詞忏麤悍飛将狗屍挂甲鬼誅醢脯火牌節調接遇箕風畢雨獍難金色池塘機宜疾置劇中人課書饋贈掠虜煉石廪膳六書路風路政麻渣沒命配填謙退鉗子旗番青檮輕快勤苦熱呼上遊沙蚤深墨石虛中守樸戍副四存松煤推襟送抱穨響脫體圖任晚霁五丞吳剛五陵豪氣岘山淚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