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書的意思、課書的詳細解釋
課書的解釋
(1).研習書文。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
(2).教人讀書。 明 宋儒醇 《暫寓居巢複徙濡須塢》詩:“故人具舟檝,迎我開精廬。我欣往從之,課耕兼課書。”
(3).講占卜的書。
詞語分解
- 課的解釋 課 (課) è 教學上的一個階段:上課。課時。課間。曠課。授課。課餘活動。 教學的科目:課程。課表。基礎課。專業課。課本。課文。 教書講學或攻讀學習:課徒。課讀。 古代的一種賦稅:國課。完糧交課。 使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課書”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與拼音
- 拼音:kè shū
- 核心含義:
- 研習書文:指有計劃地學習或鑽研書籍内容。
- 教人讀書:指教授他人讀書或進行教學活動。
- 講占卜的書:古代特指與占卜相關的書籍。
二、具體解釋與例證
-
研習書文
- 出處:唐代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寫道:“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
- 示例:指個人對書籍的系統學習,如“他每日課書至深夜”。
-
教人讀書
- 出處:明代宋儒醇的詩句“課耕兼課書”,體現兼顧耕作與教學的場景。
- 示例:古代私塾中,先生“課書”即指傳授學生知識。
-
占卜類書籍
- 說明:古代部分文獻将“課書”與占卜術數關聯,但現代已較少使用此含義。
三、現代使用與擴展
- 現代語境:如今“課書”一詞使用頻率較低,更多以“授課”“教科書”等詞彙替代。
- 常見誤寫:需注意與“教科書”區分,後者是規範教學用書的統稱,而“課書”更偏向動詞性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例證或具體用法,可參考《與元九書》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課書的意思
《課書》一詞指的是用于學習和教學的書籍。它是學習的重要工具,包含了豐富的知識和教育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課書的拆分部首為讠(yán)和書(shū),其中讠是“言”的異體字。
課書的總筆畫數為10畫。
課書的來源
《課書》一詞最早出現在《辭海》中,意指用于教學的書籍。
繁體字
《課書》的繁體字為「課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課書是用象形字表達的。其中,讠表示講話的意思,書表示書籍的意思。
例句
1. 我的課書裡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識。
2. 老師推薦了一本好課書給我,我會認真學習的。
組詞
1. 課程(kè chéng):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安排的教學内容。
2. 書本(shū běn):用來閱讀的書籍。
近義詞
教材、教科書
反義詞
非課書、非教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