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樸的意思、守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樸的解釋

亦作“ 守樸 ”。保持質樸的天性。《文選·嵇康<幽憤詩>》:“託好 老 莊 ,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素全真。” 張銑 注:“守樸,守其實樸。”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遁》:“同屈尺蠖,藏光守樸,表拙示訥,知止常足。” 唐 錢起 《山齋讀書寄時校書杜叟》詩:“幽人自守樸,窮谷也名愚。” 五代 左偃 《寄韓侍郎》詩:“言詩幸遇明公許,守樸甘遭俗者輕。”


見“ 守樸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樸”是漢語詞彙,指保持質樸的天性,強調遵循自然本真狀态,常見于道家思想及古典文學中。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守樸”由“守”(保持)和“樸”(未經雕琢的原木,象征自然質樸)組成,意為堅守本真、不事雕飾。其核心内涵與道家“見素抱樸”思想一脈相承,主張摒棄浮華,回歸自然本性。

二、出處與演變

  1. 早期文獻:
    最早見于嵇康《幽憤詩》“志在守樸,養素全真”,表達對道家樸素價值觀的追求。
  2. 後世引用:
    唐代錢起《山齋讀書寄時校書杜叟》以“幽人自守樸”描繪隱士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葛洪《抱樸子》則用“藏光守樸”強調韬光養晦的處世智慧。

三、文化内涵

四、現代應用

如今該詞多用于文學創作或姓名寓意中,寄托對淳樸品質的推崇(如提及名字寓意“可信賴”“思路清晰”),但需注意其古雅色彩較濃,日常使用頻率較低。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道家相關詞彙(如“抱樸”“無為”),可參考《道德經》《莊子》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意思

《守樸》是一個成語,意為保持樸素、不妄加修飾。它強調人應該保持本真的品質,不被外物所迷惑。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樸》用到了3個部首和16個筆畫。

守:宀(寶蓋頭部首)+ 口 (世字底部首),它有6個筆畫。

樸:木 (木字部首)+ 蔔 (蔔字底部首),樸有10個筆畫。

來源

《守樸》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是孟子的學說之一。

繁體

《守樸》的繁體字是「守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守樸」并沒有變化太多。隻是字形可能稍微有些差别。

例句

1. 我們應該守樸,不要被物質迷惑。

2. 他一直守樸,不受世俗的影響。

組詞

守永、守本、守信、憑樸。

近義詞

守節、守正、守常。

反義詞

追求華麗、奢華、敗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