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曆的意思、頒曆的詳細解釋
頒曆的解釋
見“ 頒曆 ”。
亦作“ 頒歷 ”。頒布下年新曆。 宋 陸遊 《謝賜曆日表》:“適當頒曆之辰,治象一新,歡聲四溢。” 宋 陸遊 《齋中雜興》詩之七:“去國己酉冬,忽見十頒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賣憲書》:“十月頒曆以後,大小書肆出售憲書,衢巷之間亦有負箱唱賣者。”
詞語分解
- 頒的解釋 頒 (頒) ā 發下:頒發。頒布。頒賞。頒示。頒行。 古同“班”、“斑”,頭發花白。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 曆的解釋 曆 (歷曆) ì 經過:經曆。來曆。閱曆。曆盡甘苦。 經過了的:曆程。曆代。曆史。曆來。 遍、完全:曆覽。曆數(?)。 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曆法。 筆畫數:; 部首: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頒曆”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指頒布下年新曆,即官方在年末或年初向民間頒布新一年的曆書。這一行為在古代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意義,象征着皇權的正統性,并指導農事、節慶等日常活動。例如宋代陸遊在《謝賜曆日表》中寫道:“適當頒曆之辰,治象一新,歡聲四溢”,描述了頒曆儀式的隆重場景。
二、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如、3)提到“頒曆”可引申為頒布法令或命令,強調權威機構發布重要政策的權威性。但這一用法在古籍中較為少見,更多是字面組合的延伸解釋。
補充說明
- 曆史背景:清代《燕京歲時記》記載“十月頒曆後,書肆出售憲書”,說明曆書在民間的普及性。
- 文學引用:明代文徵明的詩《頒曆》提到“鳳曆從天下,千官列陛前”,描繪了皇家頒曆的儀式感。
“頒曆”的核心含義是頒布曆法,而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代陸遊、清代富察敦崇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頒曆》這個詞指的是按照一定的年份順序頒布、公布的曆法或日曆。它的拆分部首是“頗”和“曆”,其中“頗”表示多、廣泛,而“曆”表示曆法、日曆。根據《康熙字典》的記錄,它的總筆畫數為18畫。據推測,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府或宮廷中制定、頒布曆法的活動。
由于簡化字的存在,繁體字“頒歷”在現代漢字書寫中已經較少使用。
在古時候,關于曆法的表達方式有一些變化。例如,農曆可能用“曆”來表達,而陽曆或公曆可能用“日誌”來表示。但是,《頒曆》這個詞并沒有在古代出現的記載中被廣泛使用,所以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并不确切。
以下是一個例句:“政府頒布的新頒曆将于下個月開始執行。”這個例句中使用了“頒布”和“頒曆”這兩個詞,表達了一個政府即将發布新的曆法或日曆的意思。
除了《頒曆》這個詞以外,關于曆法或日曆的組詞還有:制曆、農曆、陽曆、陰曆等。其中,制曆表示制定曆法的行為,農曆表示以農業周期為基礎的曆法,陽曆表示以太陽運行為基礎的曆法,而陰曆表示以月亮運行為基礎的曆法。
作為《頒曆》的近義詞,可以使用“發布的年表”來表達相似的意思。而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頒曆》對應。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