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力同心的意思、缪力同心的详细解释
缪力同心的解释
同“ 勠力同心 ”。繆,通“ 勠 ”。《古文苑·秦惠文王<诅楚文>》:“昔我先君 穆公 及 楚成王 ,是繆力同心,两邦若壹。” 章樵 注:“繆,读作戮。”
词语分解
- 缪的解释 缪 (繆) ó 〔绸缪〕见“ (繆)绸”。 缪 (繆) ù 〔妣缪〕错误。 〔缪巧〕计谋,机智,如“岂有他缪缪,阴阳不能贼?” (繆) 缪 (繆) à 姓。 缪 (繆) ù 古同“穆”,恭敬。
- 同心的解释 ∶思想或认识一致同心同德 ∶共一中心或核心同心圆同心度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神佛原有同心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昔时同心人,今日两离分详细解释.齐心。《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唐
专业解析
"缪力同心"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
核心释义:
- 缪力:意为“合力、并力”。“缪”在此处是通假字,通“勠”(lù),意为“合、并”。“力”即力量、努力。合起来指汇聚力量。
- 同心:意为“齐心、思想一致”。指心意相同,目标一致。
- 整体含义:形容人们思想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它强调的不仅是力量的集中,更是思想意志的高度统一。
-
词源与典故:
- 该成语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典籍《国语》。《国语·周语下》记载:“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勠力同心,以役王室。”此处记载了周武王伐纣时,众人齐心协力的情景。 (上海古籍出版社《国语》译注本,1998年)
- 后世文献如《左传·成公十三年》亦有“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的记载,描述诸侯国之间的结盟合作。
-
用法与语法:
- 通常在句中作谓语、定语或状语。
- 用于褒义语境,形容集体(国家、民族、团队、组织等)内部的紧密团结与合作。
- 例句:面对艰巨的挑战,全国人民缪力同心,共克时艰。
-
近义词:
- 同心协力、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群策群力、精诚团结。
-
反义词:
- 离心离德、同床异梦、各行其是、分崩离析、一盘散沙。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对“缪力同心”(也作“勠力同心”)的词条有详细释义,并引用了《国语》和《左传》的原文作为书证。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收录“勠力同心”为标准词形,释义为“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成语大词典》(2014年):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出处及用法。
- 汉典网 (www.zdic.net):提供“勠力同心”的详细解释、出处及示例。
网络扩展解释
“缪力同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读音与词义
- 拼音:miù lì tóng xīn(部分资料中标注为“lù lì tóng xīn”,但主流读音以“miù”为准)。
- 释义:指齐心合力、共同合作,与“勠力同心”同义。其中“缪”通“勠”(即“戮”的异体字),表示“并力、合力”。
二、出处与用法
- 文献出处:最早见于《古文苑·秦惠文王<诅楚文>》:“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繆力同心,兩邦若壹。” 章樵注:“繆,讀作戮。”。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境,强调群体团结协作,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正式场合的表述。
三、与“戮力同心”的关系
- 异形词:二者为异形词关系,核心含义一致,均表示“齐心合力”。“缪力同心”中的“缪”是通假字,本字为“戮”。
- 细微差异:部分资料认为“缪力”更侧重计谋层面的合作,而“戮力”强调行动上的协力,但此区分并非主流。
四、例句
- 面对危机,全体员工缪力同心,最终化解了困境。
- 古代盟国常以“缪力同心”为誓,共御外敌。
五、补充说明
- “缪”的多音性:该字在成语中读“miù”,但其他语境中另有读音(如“绸缪”读móu,“缪氏”读miào)。
- 近义词:勠力同心、齐心协力、同心同德。
- 反义词:离心离德、各行其是。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阿各绰拜倒巴三揽四迸泻不厌其烦重适村言答剌花赤丹耦点菜短歌堆垛场冯生风筱感忾勾勾搭搭撼树蚍蜉亨鱻花魂惠教戛击降纳蹇人建寅寄附铺就功九股索局跳掠剩使林下风六阳魁首镂金铺翠吕梁英雄传马尾藻绵绵不断眇昧偶数拚娇轻弱勤劳奇纵任使人熊伸要蛇蜒水监淑质英才谈款辋口尾声悟慧五緉诬罔五繇吴粤限断想当然响慕嫌好道恶萧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