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mely,a ship with an upper deck] 高大有樓的戰船
亦作“ 樓舩 ”。1.有樓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戰船。亦代指水軍。《史記·平準書》:“是時 越 欲與 漢 用船戰逐,乃大修 昆明池 ,列觀環之。治樓船,高十餘丈,旗幟加其上,甚壯。”《漢書·嚴助傳》:“﹝ 南海王 ﹞後復反,會天暑多雨,樓舩卒水居擊櫂,未戰而疾死者過半。” 唐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詩:“ 西晉 樓船下 益州 , 金陵 王氣黯然收。” 西晉 ,一本作“ 王濬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隻剩咱一營江上守,正防着戰馬北來驟,忽報樓船入 浦口 。”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三章第二節:“平地或多馬的地方多騎軍,叫做‘車騎’;近水的地方多訓練水軍,叫做‘樓船’。”
(2).指有樓飾的遊船。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詩:“青蛾皓齒在樓船,橫笛短簫悲遠天。” 明 徐渭 《奉侍少保公宴集龍遊之翠光岩》詩:“樓船幾日下 錢塘 ?勝地臨江綺席張。” 清 珠泉居士 《續闆橋雜記·轶事》:“ 秦淮 遊舫,不施窓幕,彼姝鮮乘舟者,競渡則有樓船。”
樓船是中國古代一種具有顯著特點的船舶,其含義和用途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樓船指有樓層結構的大型船隻,最初主要用于軍事領域,後衍生出其他用途。其名稱源于船體高大、外觀似樓的特征。
因船體過高導緻重心不穩,樓船多用于内河及沿海作戰,不適遠洋航行。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印證了樓船在曆史戰役中的重要作用。
樓船是指建有多層樓的船隻。這種船隻通常用于河流和湖泊的内陸航運。樓船的建築結構上有一到多層樓層,除了供人居住外,還可以用于運輸貨物和乘客。
樓船的拆分部首為"阜"和"舟",其中"阜"在樓船中作為部首,表示城防的用處。"舟"則作為表示船隻的部首。樓船的總筆畫為16畫。
樓船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船行天下,不患大波;樓船浮海,取諸便。城皆郭用,略山而施。”在古代文獻中,樓船常常被用來形容船隻的優良品質和宏偉的建築。
樓船的繁體字形為 "樓船"。
古時候樓船的漢字寫法為 "樓船"。
1. 漕運時,運糧的樓船排成長龍。
2. 古時的樓船非常浩大,船上的樓層可以容納多人居住。
1. 船屋:船上建造的屋居。
2. 樓艦:高樓的艦船。
3. 船樓:船上的樓層。
1. 樓舫:與樓船指相似的大型船隻。
2. 樓舻:也指大型樓層的船隻。
小船:與樓船相對的是指小型的船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