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擒縱的意思、擒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擒縱的解釋

(1).捉住與釋放。 唐 李邕 《鬥鴨賦》:“集如異國之同盟,散若諸侯之背約。疊如擒縱,更相觸搏。”

(2).喻事之嚴寬緩急。 唐 元稹 《唐故開府上柱國南陽郡王贈某官碑文銘》:“少學讀經史子,至古今成敗之言,尤所窮究,遂貫穿於神樞鬼藏之間,而盡得擒縱弛張之術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擒縱”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不同場景的延伸:

一、基本含義

  1. 捕捉與釋放
    這是該詞的本義,指在行動中既掌控又釋放的動态平衡。例如唐代李邕《鬥鴨賦》中“疊為擒縱,更為觸搏”,描述鬥鴨時攻守交替的場景。

  2. 比喻寬嚴緩急的策略
    引申為處理事務的靈活手段,強調收放自如的智慧。如元稹的碑文提到“盡得擒縱弛張之術”,指治理或軍事中張弛有度的謀略。

二、延伸場景

  1. 書法中的用筆
    指運筆時收與放的技巧,需在書寫中做到既控制筆鋒又揮灑自然,體現書法藝術的美學要求。

  2. 軍事策略
    曆史上著名的“七擒七縱”典故即屬此類,通過反複擒獲與釋放敵人,達到心理征服的目的。

  3. 文學修辭
    唐代文獻中多以此詞形容叙事節奏的起伏,如矛盾沖突的收緊與舒緩,增強文本張力。

三、現代應用

在管理學、心理學等領域,“擒縱”概念演變為對資源、情緒等的調控策略,強調平衡與控制的重要性。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例證或更多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擒縱 - 考察詞彙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擒縱是一個動詞詞彙,意思是“捕捉并控制”。它由“擒”和“縱”兩個字組成。

擒的部首和筆畫拆分為手部和三畫,表示手抓住的動作,也可以理解為“捕捉”。

縱的部首是纟(繩子的部首)并且有七畫,表示繩索的形狀。它原本是用來比喻馬的奔馳,現在也可以用來描述人或事物的迅速運動。

擒縱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是從《左傳·隱公三年》中的一句話演變而來:“以擒縱之。” 這句話描述了軍事行動中捕捉和控制敵方軍隊的動作。

擒縱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俐終。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擒”字的寫法略有不同。在金文中,它的古字形是“捦”,意思是用手去抓捕。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演化為現在的樣子。

以下是擒縱的用法示例:

1. 軍隊經過密密的培訓,學會了擒縱敵方士兵的技巧。

2. 運動員運用擒縱的力量,成功奪得了金牌。

擒縱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多種組詞,比如:

- 擒縱敵人

- 擒縱技巧

- 擒縱力量

- 擒縱敏捷

擒縱的近義詞包括:捕捉、制服、逮捕、控制。

擒縱的反義詞可以考慮為:逃脫、解放、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