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極微小的利益。《晉書·隱逸傳·祁嘉》:“所得未毛銖,所喪如山崖。” 宋 洪邁 《容齋五筆·李彥仙守陝》:“﹝ 李彥仙 ﹞每拜君賜暨取敵金資,悉均之,毛銖不入己。”
“毛铢”是一個漢語詞彙,多用于古代文獻,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毛铢(máo zhū)形容極微小的利益,強調利益小到如同毫毛和铢(古代重量單位)一般微不足道。該詞常用于否定或批判語境,表達對蠅頭小利的不屑或警示得失懸殊。
《晉書·隱逸傳·祁嘉》
“所得未毛铢,所喪如山崖。”
釋義:獲取的利益微不足道,損失卻如高山深谷般巨大。通過對比強調得不償失。
《容齋五筆·李彥仙守陝》
“﹝李彥仙﹞每拜君賜暨取敵金資,悉均之,毛铢不入己。”
釋義:李彥仙将賞賜和戰利品全部分給部下,絲毫不占為己有,突出其廉潔品質。
“毛铢”通過“毛”和“铢”的微小意象,生動刻畫了利益的微不足道,常見于史書和筆記中,用以警示世人勿因小失大或贊頌清廉品行。若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毛铢》指的是一種質量非常輕微的東西,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瑣碎的瑣事。
《毛铢》的部首是毛,共有兩個筆畫。
《毛铢》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刺世家》中。根據古代中國貨币制度,铢是一種輕質小币,而毛是輕細的頭發,因此使用這個詞來形容輕細的東西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毛銖》是《毛铢》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會有一些差異。因此,《毛铢》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
1. 他對這個問題毫不在乎,覺得這不過是些毛铢小事。
2. 别把時間浪費在毛铢瑣事上,應該專注于更重要的事情。
1. 毛骨悚然:形容非常害怕或恐懼的樣子。
2. 铢積寸累:形容一點一滴的積累能夠成就偉大。
1. 細微:形容非常輕微或微不足道。
2. 瑣碎:形容瑣細而無足輕重的事物或事務。
重要、重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