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砻斫的意思、砻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砻斫的解釋

1.亦作"砻斫"。亦作"砻斫"。

2.磨和砍削。亦指磨和砍削的技能。比喻處世為人之道。

3.琢磨;切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砻斫(lóng zhuó)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砻”和“斫”兩個單字組合而成,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對器物進行精細加工的兩道工序。其核心含義指通過磨砺與砍削使物體表面變得光滑平整,後引申為對事物或技藝的反複錘煉與完善。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單字釋義與詞源

  1. 砻(lóng)

    • 本義:指磨去稻殼的農具,形似石磨,後泛指磨砺的動作。《說文解字》釋為“䃺也”,即用石器摩擦使物光滑。
    • 引申義:比喻精細打磨、修治。如《荀子·性惡》載“鈍金必将待砻厲然後利”,強調通過磨砺提升品質。
  2. 斫(zhuó)

    • 本義:以刀斧砍削。《說文解字》注“擊也”,指用利器削除多餘部分。
    • 引申義:雕琢、修整。如《莊子·天道》“輪扁斫輪”,描述工匠削木制輪的技術。

二、複合詞“砻斫”的語義


三、文獻用例與權威參考

  1. 技術類典籍

    • 《天工開物·乃粒》:“凡稻刈獲之後,離稿取粒。束稿于手而擊取者半,聚稿于場而曳碌碡碾取者半。若砻斫之工,惟健訟者能之。”(描述稻谷加工中砻磨與斫擊的協作)
    • 來源:宋應星. 《天工開物》[M]. 明崇祯十年刻本.
  2. 哲學與文學引申

    • 柳宗元《與友人論文書》:“道假辭而明,辭假書而傳,要之之道而已耳。道之及,及乎物而已耳……砻斫圭角,浸潤著光。”(以“砻斫”喻去除文章鋒芒,使其圓融)
    • 來源:《柳宗元集》[M]. 中華書局, 1979.
  3. 語言學考釋

    • 王力《古漢語字典》:“砻,磨也;斫,削也。合稱指反複修治,猶今言‘精加工’。”
    • 來源:王力.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Z]. 商務印書館, 2005.

四、現代應用與語義延續

在現代漢語中,“砻斫”雖非常用詞,但仍見于以下領域:


結論

“砻斫”作為古代工藝術語,凝結了華夏匠人對“粗琢—精磨”雙重工序的智慧認知,其語義從具體技術延伸至精神層面的淬煉,體現了漢語詞彙深厚的文化承載力。

網絡擴展解釋

“砻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óng zhuó,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砻”指古代研磨谷物的石制工具,引申為“磨砺”;“斫”意為砍削、雕鑿。合起來表示“磨和砍削”的動作或技能。

  2. 比喻意義
    比喻長期的磨煉與努力,強調通過持續精進才能達成目标,如“成功需經砻斫”。此外,也引申為處世之道,指在人際交往中需不斷調整與完善自身。

二、用法與延伸

三、示例與參考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建議查閱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驿白金白鵲采女倉卒之際禅學晨祼綽掃翠微單弦牌子曲丢帽落鞋都契對外間接投資頓劍搖環躲債蛾賊泛浮附載剛愎感言鈎藤寡見鮮聞孤栖還笏劾系皇乾觳薄毀瘠火精劍艱地奬藉見觑疾毀進船驚痛矜厲金硯克己複禮空谷白駒靓深廪振詈辱陸鈔沒亂煞牡丹頭暮年僑寄法情頭七十說熱身賽叡聖撒旦三雄上勤下順贍文身傍涕淚交集違衆相國寺笑罵從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