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觳薄的意思、觳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觳薄的解釋

儉約;微薄。《新唐書·薛蘋傳》:“﹝ 薛蘋 ﹞治身觳薄,而衣緑袍更十年,至緋衣乃易。” 梁啟超 《敬告國中之談實業者》:“即有之者,其數量亦至觳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觳薄(hú b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器物與人性兩個維度闡釋,具有鮮明的貶義色彩。以下結合權威漢語工具書分項說明:

一、器物粗劣簡陋

指物品制作粗糙、質地單薄,缺乏堅固性與精良度。

例證:

《淮南子·要略》載“魯酒觳薄邯鄲圍”,以酒質粗劣隱喻事态連鎖反應。

依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釋“觳”為“儉薄”,“觳薄”連用表器物粗陋不堅實。

二、人性刻薄吝啬

形容人待人苛刻吝啬,缺乏寬厚仁德之心。

例證:

清人章學誠《文史通義》斥“鄉願之觳薄”,批判僞善者心胸狹隘。

依據:《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注“觳”含“菲薄”義,引申指人性鄙薄。

三、詞源考據

“觳”本為古代量器(《周禮·考工記》),容量标準引申出“儉約”義;“薄”從草木叢生處(《說文》),衍生“微薄”意。二字複合強化貶義屬性,見于《莊子》《呂氏春秋》等典籍。

參考:《王力古漢語字典》及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析其形義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

“觳薄”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引證與用法

在古籍中,《新唐書·薛蘋傳》曾用該詞描述薛蘋的節儉:“治身觳薄,而衣綠袍更十年,至绯衣乃易。”意為薛蘋生活樸素,一件綠袍穿了十年才換成绯色官服。這種用法強調了人物克己奉公的品質。

相關詞彙

使用建議

由于“觳薄”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根據場景選擇更常見的詞彙,如“儉樸”“微薄”等。

别人正在浏覽...

白芝芭蕉扇瓣膜繃弓子憋強琕琫涔水抄刼逞技踟蹰不前處館春季丹鸾登山屐電燈斐錦冠座鬼門關規免骨像姑胥寒威黃橙橙家次兼紫驚秋急穣穣隽軌樂典吏從林岸戾深龍興寺率易靡骨鳴聒内臧纰颣起腳清眠繞朝鞭入谒蛇蠍實録使轺疏暢松醪探察逃刑銅版畫銅泡銅塹微點魏鄭彣彣彧彧文鹓彩鳳下江閑媚謝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