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重嚴厲。《三國志·蜀志·陳祗傳》:“﹝ 祗 ﹞弱冠知名,稍遷至選曹郎,矜厲有威容。”
矜厲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複合詞,由“矜”與“厲”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融合了二者的核心語義,多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氣質。以下是詳細釋義:
矜(jīn)
本義指矛的柄,引申為莊重、自持、慎重。《說文解字》釋為“矜,矛柄也”,後衍生出“自尊”“謹慎”之意,如《論語·衛靈公》中“君子矜而不争”即強調莊重自守。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卷三下(查看原文)。
厲(lì)
原指磨刀石,後引申為嚴肅、嚴格、猛烈。《說文解字》注:“厲,旱石也”,如《論語·子張》中“聽其言也厲”形容言辭嚴肅。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卷九下(查看原文)。
“矜厲”結合二者,形容莊重嚴肅、不苟言笑的态度,強調外在的威嚴與内在的自律,常見于描述人的神情、氣質或行為規範。
示例:
《後漢書·張湛傳》:“湛居處矜厲,非禮不動。”
(張湛平日舉止莊重嚴肅,不合禮儀之事絕不行動。)
來源:範晔《後漢書·張湛傳》(查看原文)。
“(朱熹)容貌矜厲,望之俨然。”
(朱熹容貌莊重嚴肅,令人望而生敬。)
來源:脫脫《宋史·卷四百二十九》(查看原文)。
參考文獻
“矜厲”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和權威來源進行辨析:
基本含義
指人的态度莊重且嚴肅,帶有威嚴感。
詳細解釋
常用于形容人舉止端正、神情嚴肅,具有威懾力。例如《三國志·蜀志·陳祗傳》記載:“矜厲有威容”,描述陳祗年輕有為且儀态威嚴。
構詞分析
部分低權威來源(如、2)将其解釋為“自大傲慢”,可能與“矜”的另一讀音jīn(表自誇)相關,例如“矜功自伐”。但此釋義缺乏古籍直接例證,且與高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的“莊重嚴厲”釋義相悖,需謹慎使用。
案摩報狀辯惠邊燧逋租裁辨持贈雛雞誕登發環飯莊匪石匪席鼛鼓鴿子攻心扼吭閨襟橫拖竪拉後記厚幸黃封印魂飛魄越經擔可噩恐恐空名宣頭叩診錘雷雨噒噒立地書廚狸骨帖流镝論駮漫狂米狂明心惱殺剖觚前不久潛龍伏虎耆那教圊溷裘絺秋迳诠序柔巽如拾地芥水洩不通四詩榹桃碎米鐵圍聽審痛史土畜土禁駝毧網袋頑狹短局銷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