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m] 微明的樣子
昽嚨煙樹色,十裡始天明。——白居易《早發楚城驿》
“昽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昽嚨(拼音:lóng lóng)指天色微明的樣子,常用來形容清晨或光線朦胧的狀态。例如唐代白居易在《早發楚城驿》中寫道:“昽嚨煙樹色,十裡始天明”,生動描繪了黎明時分煙樹籠罩的朦胧景象。
該詞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尤其是古典詩詞,通過簡潔的意象傳遞出天色将明未明時的靜谧與美感。
需注意與發音相近的“喉嚨”(hóu lóng,指咽喉部位)區分,二者在字形、發音及含義上均無關聯。
昽嚨(líng lóng)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日和龍,共有8個筆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中的《詩經·小雅·北山》。在古漢字中,昽嚨的寫法可以是「陵龍」。
在繁體字中,昽嚨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仍然是「昽嚨」。
在古代漢字中,昽嚨的寫法是「陵龍」。在這個寫法中,「陵」代表山陵,「龍」代表巨龍。
1. 遠山昽嚨,雲霧缭繞,令人心生向往之情。
2. 昽嚨的燈光照亮了整個夜晚。
組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進行拓展,一些常見的組詞有:
1. 昽嚨之光
2. 昽嚨之音
3. 昽嚨之夜
與昽嚨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
1. 明亮
2. 燦爛
3. 光輝
與昽嚨意思相反的詞語包括:
1. 黯淡
2. 暗淡
3. 暗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