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器材。《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士彌牟 ﹞計徒庸,慮材用,書餱糧,以令役於諸侯。” 清 方東樹 《書<望溪先生集>後》:“作室者,蔔裡閈,量基址,程材用,庀工役,區堂廡房奧牆厠,一一營之意中,而後翼然有室之觀。”
(2).猶才能。《晉書·孟觀傳》:“以 觀 沉毅,有文武材用,乃啟 觀 讨之。”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某本乏材用,無多作述。”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仍為擇選有材用威信、諳 嶺 南事者,為經略使,處理得宜,自然永無侵叛之事。”
“材用”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ái yòng,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器材、材料
指可供使用的物資或器具,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左傳·昭公三十二年》記載:“計徒庸,慮材用,書餱糧”,其中“材用”即指工程所需的器材和物資。
指才能、能力
用于形容人的資質或實際應用價值。如《晉書·孟觀傳》提到孟觀“有文武材用”,即強調其才能的實用性。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現代例證,可參考上述來源的原始内容。
《材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材(cái)和用(yòng)。
下面是《材用》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材:木(mù)+ 丨(gǔn)+ 木(mù),共7畫。
用:又(yòu),共5畫。
《材用》的來源:材指的是各種生活中所用的材料,用表示運用、使用。《材用》的意思就是指材料的使用。
《材用》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材用」。
在古時候,材字的寫法有所變化,它的古字形為「柴」,表示木材、樹木的意思。用字的古字形為「耒」,表示農具。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樣子。
以下是一些關于《材用》的例句:
1. 請選用合適的材料來制作這個雕塑。
2. 讓我們善用一切材料,用于創作美麗的藝術品。
3. 這個新項目需要大量的材料,我們應該妥善使用。
一些相關的組詞:
材料、原材料、木材、石材、辦公用品、禮品用品、食品用品、家居用品等。
一些近義詞:
器材、設備、工具、資料、物品等。
一些反義詞:
廢棄、閑置、不用、放棄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