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 劉半農 《拟拟曲》:“到晚半天兒大家分手,他說:‘老六明兒見。’”
“晚半天兒”是一個北方方言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指“晚上”或“傍晚時分”,常用于口語中描述接近黃昏或夜間的時間段。例如劉半農在《拟拟曲》中的用法:“到晚半天兒大家分手”,這裡的“晚半天兒”明确指向晚上。
2. 延伸含義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補充其可表示“時間已經很晚”,強調接近深夜的時段,帶有“事情拖延較晚”的隱含意義,例如:“活兒幹完都晚半天兒了”。
3. 發音與用法
4. 補充說明
盡管多數來源統一解釋為“晚上”,但個别資料(如漢典)提到其可指“近黃昏時”,與傍晚略有重疊,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時段。
參考資料:可進一步查閱滬江線上詞典或漢典獲取詳細釋義。
詞義:晚半天兒是一個俚語,用于形容時間過得很慢、很長,意思是“半天都過去了還沒到晚上”。通常用于誇張描述。這個詞在口語中經常出現,用來表達等待時間過得非常漫長。
拆分部首和筆畫:晚(日字旁,9畫)、半(二刀旁,5畫)、天(一天皿,4畫)、兒(人字旁,2畫)。
來源:晚半天兒最早出現于中國北京方言中,後來流行于全國各地。這個俚語的來源不詳,但多半是受到方言和口語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常用表達。
繁體字:晚半天兒。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漢字寫作晚半天爾。
例句:1. 我等了晚半天兒,他還沒來。
2. 這趟公交車晚半天兒才到。
3. 老闆讓我等在那裡,等了晚半天兒才出來。
組詞:晚來晚去、晚霞、半天、天兒
近義詞:半天、半日、半夜、漫長
反義詞:一會兒、快速、短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