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有的屬地。《書·仲虺之诰》:“天乃錫王勇智,表正萬邦,纘 禹 舊服。” 孔 傳:“言天與王勇智,應為民主,儀表天下,法正萬國,繼 禹 之功,統其故服。”
(2).昔所服行之事。《書·君牙》:“纘乃舊服,無忝祖考。” 孔 傳:“繼汝先祖故所服忠勤,無辱累祖考之道。”
(3).從前的法則制度。《書·盤庚上》:“ 盤庚 斆于民,由乃在位,以常舊服正6*法度。” 孔 傳:“教人使用汝在位之命,用常故事正其法度。” 孫星衍 疏:“舊服,謂故事。”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舊服漢語 快速查詢。
舊服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主要有兩層含義,需結合古代典籍與現代用法綜合釋義:
舊有的職務或職位
指某人過去長期擔任的官職、職責或職業領域。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參考鍊接: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
傳統的服飾或裝束
特指沿襲古制的衣着樣式,常用于曆史文化語境。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參考鍊接:外研社詞典庫
舊服最早見于《尚書·盤庚上》:
“盤庚既遷,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綏爰有衆,曰:‘無戲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曆告爾百姓于朕志。罔罪爾衆,爾無共怒,協比讒言予一人。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于遠迩,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乃敗禍奸宄,以自災于厥身。乃既先惡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時憸民,猶胥顧于箴言,其發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長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恐沈于衆?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猶可撲滅?則惟汝衆自作弗靖,非予有咎!遲任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動用非罰?世選爾勞,予不掩爾善。茲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作福作災,予亦不敢動用非德。予告汝于難,若射之有志。汝無侮老成人,無弱孤有幼。各長于厥居,勉出乃力,聽予一人之作猷。無有遠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衆;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凡爾衆,其惟緻告:自今至于後日,各恭爾事,齊乃位,度乃口。罰及爾身,弗可悔!”
此處“舊服”指先王舊制與祖輩沿襲的職責,強調對傳統制度與祖先功業的繼承。
來源:《尚書正義》中華書局,2018年整理本。
參考鍊接:中華書局經典古籍庫
在當代語境中,“舊服”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論述,需區分:
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與經典文獻,确保學術嚴謹性。
“舊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其解釋需結合語境,具體可分為以下三類:
舊有的屬地
指曆史上傳承的領土或管轄區域。例如《尚書·仲虺之诰》記載:“纘禹舊服”,意為繼承大禹曾經的疆域。
昔所服行之事
指過去遵循或實行的職責、事務。如《尚書·君牙》提到“纘乃舊服”,強調延續祖先的勤勉傳統。
從前的法則制度
代指舊有的典章規範,如《漢典》解釋“舊服”包含“從前的法則制度”。
作為成語,“舊服”比喻過時、陳舊的事物,具體可指:
以上内容綜合了《尚書》原典、漢典釋義及現代引申義解析,可參考來源。
阿那含白民國鼈索采色超階沖殺辭情翠縠釣楫斷運二疏惡心煩放越府國溝貫國章鴻鹄謀黃壤箭筍解煞戟吏矜泰酒浸頭開説開銷喟爾盔纓苦盡甜來力不能及淪湑陸羽井茫然失措美言奶牛内禅年糕逆犯忸忸怩怩旁救普陋茹虬床奇襲泉流麴滓三番子社會學十二分侍射師心順逆堂閣韬弓桃杙頹暮罔兩悟慧洿濁下江相公鹾鄉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