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意思、奶牛的詳細解釋
奶牛的解釋
[milch cow;milk cow; dairy cattle] 專門培育的産乳量高的牛
詞語分解
- 奶的解釋 奶 ǎ 哺乳的器官:奶房(乳房)。 乳汁:牛奶。奶粉。 用乳房給孩子喂奶:奶孩子。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 牛的解釋 牛 ú 哺乳動物,趾端有蹄,頭上長一對角,是反刍類動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車,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試(喻有很大的本領,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黃。牛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牛鬥(指
專業解析
奶牛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基本釋義
指專門培育用于産奶的牛種,屬哺乳綱牛科動物。其核心特征為:
- 生理功能:雌性奶牛經人工選育後,乳腺發達,泌乳量顯著高于普通牛。
- 物種分類:屬牛科牛屬,學名Bos taurus,經長期馴化選育形成乳用品種(如荷斯坦牛、娟珊牛)。
- 詞義辨析:與"肉牛""耕牛"形成産業分類對比,凸顯其經濟用途專一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詞源與曆史演變
- 構詞邏輯:複合詞"奶+牛",通過直接關聯産物(奶)與動物(牛)形成具象化命名。
- 文獻溯源:唐代《司牧安骥集》已出現"取牛乳"的畜牧記載,但"奶牛"作為專有名詞普及于20世紀乳業工業化時期(《中國畜牧史資料彙編》,農業出版社)。
- 術語規範化:1983年《畜牧學名詞審定表》正式确立"奶牛"為行業标準術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三、行業應用定義
根據現行國家标準:
- 品種要求:成年母牛305天泌乳量≥6,000公斤(荷斯坦品種),乳脂率≥3.5%(《奶牛飼養标準NY/T34-2004》)。
- 生命周期:特指從首次産犢至淘汰(約5-7胎次)的泌乳期母牛,未産犢的雌牛稱"青年母牛"(《乳業術語GB/T31121-2014》)。
文化注:方言中"奶牛"偶被誤用于泛指黃牛,但在現代漢語規範及學術領域均嚴格限定為乳用牛種(《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
參考資料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畜牧史資料彙編[G]. 農業出版社, 1995.
- 全國畜牧業标準化技術委員會. NY/T34-2004 奶牛飼養标準[S]. 2004.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GB/T31121-2014 乳業術語[S]. 2014.
網絡擴展解釋
奶牛(拼音:nǎi niú)是專門培育用于産乳的牛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奶牛又稱乳牛,指經過人工選育、以産奶為主要用途的牛種。其核心特征是産乳量顯著高于普通牛,屬于經濟型畜牧動物。
二、外形特征
- 體型結構:全身清瘦,棱角突出,後軀發達以容納龐大乳房,中軀較長便于内髒器官分布。
- 典型品種:黑白花奶牛(荷斯坦牛)是最常見品種,另有娟姗牛、愛爾夏牛等。
三、産奶特性
- 産奶周期:正常産奶期為7-13年,每年約10個月産奶,日均産奶量可達27-30公斤。
- 生理現象:發情期可能出現帶血分泌物,屬正常子宮收縮反應。
四、其他要點
- 性别區分:母牛用于産奶,公牛多用于配種或肉用。
- 詞源發展:英文"cow"源自印歐語系gwou,古英語演變為cu,後定型為cow。
注意:奶牛乳腺炎是主要健康威脅,需定期檢查乳房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凹凸不平保險鎖兵交慚愧骖禦丹荔蹀鞚豆豉甫當赙金賦錢富營養化瑰癖顧效海法宏大交通哨解割敬告精廉決履軍費匡拯苦海茫茫昆岫郎不郎秀不秀類集泠毛靈耀鸾駕緑沁沁凝霭切片伽荼傾滅秋枯軀顔熱洛河融堅桑榆暮景聖父沈嫚受家狩田衰黃四關死利攤書傲百城痛斷退伏讬孤煨塵緯術沃灌我執下定義匣龍象俎隰坰心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