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使邪毒從皮膚上發散出來。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至於藥匕之方,則始終以解毒和中為主,始則發散之,既則表托之,後則健中排膿,如是而已。”
(2).表現襯托。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三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這八個字的所以好,并非白紙上寫着的這八個字特有好處,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緣故。”
“表托”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指通過藥物或療法促使體内的邪毒從皮膚表面發散排出。這一用法常見于古代醫學文獻,如明代謝肇浙《五雜俎·人部一》提到治療過程中需“發散之,既則表托之”,強調排毒與健體結合的思路。現代中醫臨床較少直接使用該表述。
表示通過環境或細節的描寫來烘托、突出主體。例如夏丏尊與葉聖陶在《文心》中提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妙處,在于用自然景色表托心境”。這種用法強調借助外物間接表達情感或主題,類似修辭中的“襯托”。
補充說明: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如文學批評)。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未單列此詞條,但可通過例句理解其具體用法。
《表托》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用于支撐或放置物品的架子或座子。它可以用于家居、工業、商業等各個領域。
《表托》這個詞的部首是扌(手部),它的拆字結構是:扌+兄+土。這個詞共有8個筆畫。
《表托》這個詞的源自于漢字發展演變的過程。它的繁體字為表+拖,表意與現代字相同。
在古代,活字的發明之前,漢字的寫法并不一緻。關于《表托》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很可能是根據具體的時代、地區和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因此無法一概而論。
以下是使用《表托》這個詞的一些例句:
組詞:表面、托盤、托詞、托缽、托意。
近義詞:架子、座子、支架、支撐。
反義詞:袋子、容器、容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