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揭厲的意思、揭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揭厲的解釋

謂高舉而揚厲之。 唐 芮挺章 《<國秀集>序》:“及源流浸廣,風雲極緻,雖發詞遣句,未協風騷,而披林擷秀,揭厲良多。” 唐 杜甫 《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哀贈竟蕭條,恩波延揭厲。” 楊倫 箋注:“延揭厲,言國恩之及,尚待高揭而揚厲之。”

涉渡。 漢 王充 《論衡·須頌》:“故夫廣大,從橫難數;極深,揭厲難測。” 唐 王維 《燕子龛禅師》詩:“跳波誰揭厲,絶壁免捫摸。”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七月初六日……踰坳,抵來所涉 安靈 西堰,則水勢洶湧,洵非揭厲所及。” 清 錢謙益 《鶴林法師塔銘》:“讀吾之銘,其亦思褰裳而揭厲也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揭厲”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原指涉水時根據水的深淺調整行為方式。《詩經·邶風·匏有苦葉》載“深則厲,淺則揭”,其中“厲”指穿着衣服涉深水,“揭”指提起衣裳過淺水。這一表述後被引申為處世态度的象征:面對不同境遇時需審時度勢,采取相應策略。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揭”字在《說文解字》中釋為“高舉也”,本義是掀起、高舉的動作;“厲”字在《爾雅》中訓作“作也”,含有砥砺、嚴肅之意。二字組合形成對立統一的哲學意蘊,既包含行為層面的具體動作,又蘊含精神層面的自我修持。

在現代漢語研究中,“揭厲”常被用來指代兩種極端的處世狀态:一是指顯揚而嚴正的态度,如明代王夫之《周易外傳》所言“剛柔之揭厲”;二是指涉世深淺的智慧,清代學者焦循在《孟子正義》中曾援引此說解經。該詞現多用于古代文獻研究領域,日常口語中已鮮見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揭厲”是一個多義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語境理解,以下是主要解釋:

  1. 高舉而揚厲

    • 指高舉某物并用力揮動,引申為宣揚、彰顯之意。如唐代芮挺章在《國秀集·序》中用“披林擷秀,揭厲良多”形容對優秀詩文的推崇。杜甫《八哀詩》中“恩波延揭厲”則暗含對功績的弘揚。
  2. 涉渡(特殊語境義)

    • 在漢代王充《論衡·須頌》中,“揭厲”指涉水過河,如“極深,揭厲難測”描述水深難渡的場景。
  3. 其他衍生用法

    • 《莊子·胠箧》中“揭箧擔囊”的“揭”意為扛起,與“厲”(猛烈)組合可引申為強力揭露或承擔重任。

注意:部分現代詞典(如)将“揭厲”解釋為“揭露真相”,此義項在權威古籍中未見直接例證,可能是近現代引申義,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阿炳白厲厲半高跟拖鞋,半高跟涼鞋半拉架屏除車身憃冥船埠雌牙扮齒大帶擔鼓倒爺第二次東征釘封文書二次元方術發鬈感恩多趕忙構架鼓老含蕚豪帥滑頭花裀胡椒眼禍機火禽胡然椒閣狡算峻利可叉空門士狼種泐潭麻婆豆腐名簿谟烈南溟内常侍皮猴子貧破前貫遷渝其魚鵲山商務辦事處水花書簡舒齊束手旁觀厮說退居拖紳蔚帖文玩烏帽紅裙纖妙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