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淑慝的意思、淑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淑慝的解釋

猶善惡。《書·畢命》:“旌别淑慝,表厥宅裡。” 孔 傳:“言當識别頑民之善惡,表異其居裡。”《舊唐書·懿宗紀》:“凡合誅鋤,審分淑慝,無令脅從橫死,元惡偷生。” 宋 司馬光 《迩英閣讀畢<後漢書>蒙恩賜禦筵》詩:“興衰炳轍跡,淑慝粲龜符。” 章炳麟 《官制索隱》:“且暴露愈甚,則觀之者益奮興。豈非以 漢 官威儀,於此得其放物,故弗計事狀之淑慝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淑慝”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詞義

“淑慝”指善惡、好壞,其中:

2.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畢命》:“旌别淑慝,表厥宅裡”,意為區分善惡,表彰良善之人()。後世如宋代司馬光、清代章炳麟等均在詩文中沿用此詞,強調善惡的判别()。

3.用法擴展

4.單字解析

“淑慝”是典型的文言對舉詞,通過正反義結合強化道德判斷,常見于經典文獻與曆史評論中。若需進一步了解“淑”的取名寓意或“慝”的引申用法,可參考《說文解字》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淑慝

淑慝(shū t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水”和“襄首”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7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淑慝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西遊記》第五回“夜叉降世地逢師”中:“那僧道:‘南無,南無!這是一個邪淑慝之日。”這裡的“邪淑慝”指的是邪惡和罪惡。

在繁體字中,淑慝的寫法保持不變。它們的部首和筆畫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淑慝分别是“水”和“襄”組成。具體寫法如下:

淑:由“三點水”和“叔”組成。

慝:由“心”和“貝”組成。

例句

1. 這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善良,但他心中卻隱藏着淑慝之心。

2. 那名玩家總是利用淑慝手段欺騙其他人,讓大家防不勝防。

組詞

以“淑慝”作為詞根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淑女(shū nǚ):指的是婦女中的貞潔、端莊的女子。

2. 淑媛(shū yuàn):指的是美德高尚的女子。

3. 淑德(shū dé):指的是善良的道德品質。

近義詞和反義詞

淑慝的近義詞是“惡行”、“邪惡”。

淑慝的反義詞是“善行”、“正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