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蘭檢的意思、蘭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蘭檢的解釋

诏令的代稱。 唐 張鷟 《通事舍人崔暹奏事口誤禦史彈付法大理斷笞三十徵銅四斤暹款奏事雖誤不失事意不伏徵銅》:“芝泥發彩,宣鳳藻而騰文;蘭檢浮香,潤龍縑而動色。”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政治·诏令》:“按 漢 儀,天子制詔,以蘭英為檢,紫芝為泥,故曰蘭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蘭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主流含義:诏令的代稱

  1. 來源與典故
    根據漢代禮儀制度,天子诏書用蘭草制成的“蘭檢”作為封泥材料,并配以紫芝泥密封,象征尊貴與莊重。這一傳統在唐代文獻如張鷟《通事舍人崔暹奏事口誤》及清代厲荃《事物異名錄》中均有記載。

  2. 發音與構成
    拼音為lán jiǎn,由“蘭”(蘭花,象征高雅)和“檢”(檢查、封存)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以蘭草封印的文書”。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學或曆史文獻中,代指皇帝頒布的诏書。例如:

    “芝泥發彩,宣鳳藻而騰文;蘭檢浮香,潤龍缣而動色。” ——唐代張鷟

二、其他解釋:形容文采優美

部分詞典(如)提到“蘭檢”可形容文章或書法的高雅優美,認為“蘭”象征美好,“檢”指細緻考究。例如:

“這篇書法作品堪稱蘭檢,筆法精妙。”

但此用法較少見于權威文獻,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用,建議結合上下文謹慎使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事物異名錄》或漢代禮儀相關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蘭檢

“蘭檢”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蘭”和“檢”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蘭檢”的部首是“⺝”(蘭字的第一筆),由12畫構成。

來源

“蘭檢”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蘭指蘭花,檢指檢查,合在一起表示檢查蘭花。

繁體

在繁體字中,“蘭檢”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會隨着時代的變化而有所變化。關于“蘭檢”的古代寫法,需要詳細考證,以确定具體的寫法形式。

例句

1. 為了确保蘭花的質量,每次采摘後都要進行蘭檢。
2. 蘭檢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需要嚴格把關。

組詞

蘭花、蘭嶼、檢驗、檢查、檢讨等。

近義詞

檢驗、檢查、審查、核查。

反義詞

示意、寬容、容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