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銮殿的意思、金銮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銮殿的解釋

(1). 唐 朝宮殿名,文人學士待诏之所。 唐 李白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詩之一:“承恩初入 銀臺門 ,著書獨在 金鑾殿 。”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 唐 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 玉堂 、 承明 、 金鑾殿 皆在其間。”

(2).泛指皇宮正殿。 元 白樸 《東牆記》第四折:“脫卻了舊布衣,直走上金鑾殿。”《痛史》第二回:“﹝ 賈似道 ﹞到了朝門,不免下轎步行,上到金鑾殿。” 吳組缃 《山洪》六:“皇帝坐在金銮殿上,也免不得百姓說冷話,可是不是呢?”亦省作“ 金鑾 ”。 唐 白居易 《賀雨》詩:“小臣誠愚陋,職忝 金鑾 宮。” 宋 蘇轼 《武昌西山》詩:“當時相望不可見, 玉堂 正對 金鑾 開。” 清 鄭燮 《荊州亭·江上》詞之二:“多少 六朝 閑賬,近日漁樵都忘;隻是怨 弘光 ,白晝 金鑾 選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金銮殿”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金銮殿”原為唐代宮殿名,是文人學士等待皇帝召見的場所。其名稱中的“金銮”象征尊貴,後逐漸演變為皇帝處理朝政、舉行大典的宮殿泛稱,并衍生出“極尊貴的地位或權勢”的比喻義。


二、曆史演變與建築實體

  1. 唐代起源
    唐代長安城内的金銮殿位于翰林院中,是皇帝與文人議政、著書之地。李白詩句“著書獨在金銮殿”即指此。

  2. 明清時期的“金銮殿”
    明清時期,民間常将太和殿俗稱為“金銮殿”。太和殿是紫禁城核心建築,用于登基、大婚、冊封等重大典禮,現存建築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3. 名稱變遷
    明代初名“奉天殿”,嘉靖年間改“皇極殿”,清代順治時期定名“太和殿”。通俗文學中“金銮殿”的稱呼并非官方名稱,而是對皇帝正殿的泛化表達。


三、文化象征與文學引用


四、常見誤區

需注意:明清皇宮中并無官方命名為“金銮殿”的建築,這一稱呼是民間對太和殿的俗稱。唐代金銮殿與明清太和殿在功能、位置上均有差異,需結合曆史語境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建築細節或曆史事件,可參考故宮博物院官方資料(來源:、9、12)。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銮殿

金銮殿是一個詞語,由3個字組成:金、銮、殿。它在漢字中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金:部首是金,總筆畫數為8。

- 銮:部首是金,總筆畫數為15。

- 殿:部首是殳,總筆畫數為13。

金銮殿一詞最早出自古代文獻,用以指代古代中國皇宮中的主要建築物之一。該建築常見于中國曆史和文化中,象征着皇權和權力。它是皇帝舉行重要儀式、接待外賓、處理政務等活動的地方。

在繁體字中,金銮殿的寫法保持不變。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金銮殿在古時是以金、鳥、天為标志組成的。其中,金表示貴重、華美,鳥象征着祥瑞和吉慶,天則代表着神聖和高貴。因此,金銮殿的古代漢字寫法使其富有莊嚴肅穆的特點。

例句:

1.皇帝召見大臣們在金銮殿商讨國家大事。

2.金銮殿是古代帝王處理政務、舉行盛大典禮的場所。

組詞:

- 金殿:指金銮殿

- 金銮:指皇帝的寶座

-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富麗堂皇

- 天子殿:指皇帝居住的殿宇

近義詞:

- 寶座

- 禦座

- 太和殿

反義詞:

- 民居

- 平房

- 村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