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的意思、董其昌的詳細解釋
董其昌的解釋
董其昌(1555-1637) : 明代書畫家。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萬曆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谥文敏。其書法疏宕秀逸,于流暢中兼具生澀之趣,與邢侗、米萬鐘、張瑞圖并稱“明末四大書家”。其畫專精山水,清潤明秀。論畫倡“南北宗論”,崇南抑北。著有《容台集》、《畫禅室隨筆》。
詞語分解
- 董的解釋 董 ǒ 監督管理:董統。董督。董正(督察糾正)。董理。董事(某些企業、學校的資産所有者推舉出來代表自己監督和主持業務的人)。董其成。 正:“餘将董道而不豫兮”。 深藏:“年六十已上,氣當大董”。 姓。
網絡擴展解釋
董其昌(1555-1636)是明代後期著名書畫家、藝術理論家,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一、生平與地位
- 仕途: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谥號“文敏”。
- 影響力:晚明藝壇領袖,執掌書畫界數十年,被尊為“華亭派”代表人物。
二、藝術成就
-
書法
- 與邢侗、米萬鐘、張瑞圖并稱“明末四大書家”,風格疏宕秀逸,流暢中蘊含生澀之趣。
- 臨摹晉、唐、宋、元名家,注重“師古人之意趣而非形迹”,形成獨特的書法語言。
-
繪畫
- 專精山水畫,以“平淡天真,古雅生秀”為特色,善用簡化構圖和虛實筆墨,代表作有《江山秋霁圖》《秋興八景圖冊》。
- 主張“以書法入畫”,強調筆墨的生動性與含蓄性,發展了墨法技巧。
三、理論與貢獻
- 南北宗論:提出文人畫分“南北宗”,推崇南宗(以王維為宗)為最高境界,對後世中國畫理論影響深遠。
- 創作觀:倡導從古人作品中學習,通過重組傳統程式“化古為我”,形成秩序化的藝術表達。
四、其他才能
他通曉禅理,精于鑒藏,兼工詩文,著有《容台集》《畫禅室隨筆》等,全面展現其藝術思想。
如需更完整的生平細節或作品分析,可參考權威藝術史資料或網頁中的擴展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董其昌是一個姓氏,在漢語中代表了一個特定的人名。董其昌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可以分為“⺰”和“氵”,其中“⺰”表示了人的形象,而“氵”表示了水的意思。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5。董其昌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是很明确,但根據曆史記載,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文人、畫家和書法家,他的藝術成就對後人有很大影響。
董其昌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隻是筆劃略有不同。在古時候,人們使用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關于董其昌這個詞在古代漢字中的具體寫法,我目前無法找到相關資料。
例句:
1. 董其昌的書法作品被公認為是中國藝術的瑰寶。
2. 他通過學習董其昌的繪畫技巧,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與董其昌相關的其他詞語可能有:
1. 文人:指在文學藝術方面有一定造詣的人。
2. 畫家:指從事繪畫藝術創作的人。
至于董其昌的近義詞和反義詞,目前我無法提供相關信息。希望這些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