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呫哔的意思、呫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呫哔的解釋

亦作“ 呫畢 ”。猶佔畢。後泛稱誦讀。 明 李贽 《王龍谿先生告文》:“先生以言教天下,而學者每呫嗶其語言,以為先生之妙若斯也,而不知其糟粕也,先生不貴也。” 清 樂宮譜 《毛生》:“公等窮年呫畢,足跡不出三裡外,甯知世路之嶮巇哉。”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 漢 興試士,呫嗶之徒,相率應制,以博祿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呫哔"(讀音:tiè bì)是一個極為生僻且古老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幾乎不再使用。其核心含義與誦讀、讀書的聲音相關,具體可理解為低聲誦讀或吟哦。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誦讀之聲

    指讀書時發出的聲音,特指低聲吟誦或喃喃讀書的狀态。該詞帶有一定的拟聲色彩,模拟讀書時發出的輕微、連續的聲音(如“呫呫哔哔”)。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3卷,第128頁。

  2. 專注讀書的狀态

    引申為專心讀書或刻苦學習的樣子,常見于古籍中對學子勤學場景的描寫。

    來源:清代《康熙字典》"口部"對"呫"字的釋義引《集韻》:"呫,誦也"。


二、單字解析

  1. 呫(tiè)

    • 本義:低聲說話或誦讀。《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錄,但《玉篇·口部》釋為"小語"。
    • 古籍用例:

      《荀子·勸學》:"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注:後世注疏以"呫哔"形容淺薄誦讀)。

      來源:中華書局《荀子集解》卷1。

  2. 哔(bì)

    • 拟聲詞:形容連續、細碎的聲音,如織布聲("哔剝")或紙張翻動聲。
    • 古籍關聯:常與"呫"連用,強化讀書聲的連續性。

      來源:《廣韻·入聲·質韻》:"哔,聲也。"


三、文獻用例

  1. 朱熹《朱子語類》:

    "今人讀書,呫哔而已,不求義理,終無所得。"

    此處批判機械誦讀而不求理解的學習方式。

    來源: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10,中華書局1986年版。

    查看原文

  2. 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

    "童子呫哔,但習帖括,安知史家之要?"

    批評科舉教育中死記硬背的弊端。

    來源: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内篇三,中華書局1985年版。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罕見,僅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修辭學的專業領域。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建議使用"誦讀"、"吟哦"或"書聲琅琅"等現代詞彙。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線上查詢

  2. 《康熙字典》電子版,國學大師網。

    查看"呫"字條目

  3.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朱子語類》原文庫。
  4. 葉瑛《文史通義校注》,中華書局,1985年。

網絡擴展解釋

“呫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1.拼音與基本釋義

2.詞源與演變

3.文獻用例

4.近義詞與關聯詞

5.現代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漢語辭海》或相關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星不如一月表俗碧丱側側常隨蟬翼為重﹐千鈞為輕槎頭鯿傳嗣楚楚可憐答卷道德品質番阏繁聲肥肉佛幔跗萼聯芳負諾感悼耕地垢誤古樂醢石何許人鬟花煥映花媳婦兒賄貨公行家賊激摧咭溜搭剌寖劇禁字體酒亭積铢累寸叩阍領事裁判權率爾成章睨眴跑馬樓骈骨屏翳錢鈔切己曲戾擅寵删節號十幹詩工飾吏說問天工人代鐵絚嵬崖穩實無適香位牌小隊子小青年小淘氣兒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