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石散的意思、五石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石散的解釋

即寒食散。又稱五石更生散或單稱散。配劑中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鐘乳石、硫黃等五石,故名。相傳其方始于 漢 代,盛行于 魏 晉 。 魏 晉 名士 何晏 裴秀 等都服散,竟成一時風氣。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何平叔 雲: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 宋 馬永卿 《懶真子》卷五:“ 後漢 以來,方書中有五石散,又謂之寒食散。” 魯迅 《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五石散’是一種毒藥……大概是五樣藥: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亦省稱“ 五石 ”。《隋書·循吏傳·梁彥光》:“父遇篤疾,醫雲餌五石可愈。時求紫石英不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石散是中國古代一種著名的中藥散劑,具有複雜的曆史背景和文化影響。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成分

五石散又稱寒食散或五石更生散,主要成分為五種礦物藥。根據多個文獻記載,其核心成分包括:

二、曆史與流行

  1. 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東漢張仲景的方劑“侯氏黑散”和“紫石寒食散”,後經合并調整形成五石散。
  2. 盛行時期:魏晉時期風靡,名士如何晏、裴秀等均服食,成為社會潮流。
  3. 文化影響: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中提及,服散後“神明開朗”,反映了當時士人追求精神超脫的風尚。

三、服用方法與反應

四、功效與争議

五、相關典故

《世說新語》記載何晏稱其“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側面反映魏晉名士借藥效追求精神放達的狀态。

(完整信息可參考滬江詞典、中醫中藥網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石散》的意思

《五石散》是指一種古代中藥方劑,常用于治療尿路結石症狀。它由五種石草藥制成,具有通淋、消滞、散結的作用。

《五石散》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石散》的拆分部首為“石”和“散”,其中“石”是漢字的基本部首之一。

“石”字的構成由3畫組成,而“散”字的構成由10畫組成。

《五石散》的來源

《五石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醫藥學。它最早出現在《景嶽全書·泌尿病》一書中,由明代醫學家李時中所著。

《五石散》的繁體

《五石散》的繁體字為「五石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五石散》中的“散”字為例,古時候的寫法為「散」。

《五石散》的例句

1. 最近,我爺爺患上了尿路結石,正在服用《五石散》進行治療。

2. 據說《五石散》在中醫藥學中有着悠久的曆史和廣泛的應用。

《五石散》的組詞

1. 五味散

2. 石頭

3. 神奇散

4. 散步

5. 五光十色

《五石散》的近義詞

1. 石腺

2. 消石散

3. 排石散

4. 草石膏

5. 碎石散

《五石散》的反義詞

1. 結石

2. 石症

3. 小便困難

4. 尿路不暢

5. 尿液混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