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枳椇的别名。《詩·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枸” 三國 吳 陸玑 疏:“枸樹高大似白楊,有子著枝端,大如指,長數寸,噉之甘美如飴,八月熟,今官園種之,謂之木蜜。” 唐 蘇鹗 《蘇氏演義》卷下:“木蜜生南方,合體皆甜,嫩枝及葉,皆可生啗,味如蜜,解煩止渴。”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枳椇》:“﹝釋名﹞:木蜜、木餳、木珊瑚。”
(2).蜜香的别名。《太平禦覽》卷九八二引 漢 楊孚 《異物志》:“木蜜名曰香樹,生千歲,根本甚大,先伐僵之,四五歲乃往看,歲月久,樹材惡者腐敗,唯中節堅直芬香者獨在耳。”《太平禦覽》卷九八二引 晉 郭義恭 《廣志》:“木蜜樹,號千歲樹,根甚大,伐之,四五歲,乃取不腐者為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蜜香》:“﹝釋名﹞:木蜜、沒香、多香木。”
(3).棗子的别名。 明 陶宗儀 《辍耕錄·事物異名》:“木蜜,棗子也。”
“木蜜”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曆史文獻和植物學背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木蜜的三種含義均與植物的甜味特性相關,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區分。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經》《太平禦覽》《本草綱目》等古籍原文。
《木蜜》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從樹木中提取的蜜汁。樹木蜜汁中富含糖分和其他成分,人們通過切割樹幹或者利用蜜蜂采集來獲得木蜜。
《木蜜》的部首是“木”字,表示與樹木相關。它的總筆畫為8畫。
《木蜜》一詞的來源比較明确,是由漢族民間遊牧民族*********族傳播到中原地區的。*********族人主要居住在今天的新疆地區,他們在遊牧過程中發現了樹木中的蜜汁,将其稱為“木蜜”,并傳入漢族地區。
《木蜜》的繁體寫法為「木蜜」。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在古時候,“木蜜”一詞的寫法略有變化。具體而言,相對現代漢字,古漢字寫作「木蜜」。
1. 這個地方的樹葉裡流出了香甜的木蜜。
2. 春天是采集木蜜的最佳時期。
3. 他喜歡食用木蜜作為甜食的替代品。
1. 木蜜飲:指用木蜜做成的飲品。
2. 木蜜糖:用木蜜熬制而成的糖果。
3. 木蜜脆:将木蜜與谷物、堅果等混合制成的脆片。
木糖漿、木蜜露
家蜜:指由家蜜蜂集蜜所得到的蜂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