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名。即旋覆花。《爾雅·釋草》:“蕧,盜庚。” 郭璞 注:“旋蕧似菊。”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旋覆花》﹝釋名﹞:“金沸草、金錢花、滴滴金、盜庚、夏菊、戴椹……蓋庚者,金也,謂其夏開黃花、盜竊金氣也。”
“盜庚”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植物名稱(主要含義)
成語含義(較少見,存疑)
建議:在古文或中醫藥文獻中,“盜庚”通常指旋覆花;若需使用成語表達“竊取”含義,建議優先選擇通用詞彙(如“偷盜”“剽竊”),避免歧義。
《盜庚》這個詞指的是以不正當手段獲得他人屬于他人的東西,違反道德和法律的行為。它表示了一種竊取、搶奪、非法占有的意義。
《盜庚》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門)和“庚”兩個部首。
它的筆畫數為12畫,其中“⻏”(兩點水)部首3畫,“⻖”(山)部首9畫。
《盜庚》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的象形文字。它由“⻖”(山)作為形聲字的聲旁,表示了山勢居高且威嚴。而“⻏”(兩點水)作為形聲字的形旁,表示藏匿、隱蔽。因此,《盜庚》從形聲上推測,與山高且藏匿的行為相關。
《盜庚》的繁體字為「盜庚」。
根據古代漢字的書寫規則,《盜庚》可以采用古時候的寫法。其中“盜”的古寫形态為“⻖人”,表示要通過登山或攀爬來實施盜竊;“庚”的古寫形态為“⻏土”,表示盜竊行為所帶來的困境和痛苦。
1. 他因為盜竊别人的財物而被判刑。
2. 這夥盜賊常在夜間盜庚。
1. 盜賊
2. 盜竊
3. 盜取
4. 盜匪
5. 盜掠
1. 竊取
2. 竊賊
3. 搶劫
4. 偷盜
5. 竊案
1. 歸還
2. 送還
3. 償還
4. 歸還
5. 歸還
【别人正在浏覽】